[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端盖的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91457.0 | 申请日: | 2019-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2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鸿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21/04 | 分类号: | C22C21/04;C22C1/02;C22F1/043;B22D18/04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雁 |
| 地址: | 25610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汽车 端盖 驱动电机 铝液 球铁 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领域 端盖轴承室 铝合金电机 低压铸造 电机端盖 机械加工 精炼除气 时效处理 铸件毛坯 综合性能 变质剂 覆膜砂 轻量化 燃气炉 重量轻 熔炼 固溶 抛丸 嵌铸 整车 变质 检验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端盖的生产工艺,属于铝合金电机端盖的生产工艺领域。端盖轴承室嵌铸球铁套,球铁套内放置覆膜砂环,采用燃气炉熔炼铝液后,铝液中添加变质剂,经过精炼除气变质,进行低压铸造,获得铸件毛坯,经过固溶时效处理、清理、抛丸后,再经机械加工和检验获得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端盖成品。本发明能够获得重量轻、成本低、综合性能稳定的电机端盖,满足新能源汽车整车轻量化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端盖的生产工艺,属于铝合金电机端盖的生产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端盖的生产领域,主要的工艺方法有传统的砂型铸造和重力铸造,产品往往存在尺寸精度低、易变性、机械性能不可靠等问题,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端盖的生产工艺,能够获得重量轻、成本低、综合性能稳定的电机端盖,满足新能源汽车整车轻量化的要求。
本发明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端盖的生产工艺,端盖轴承室嵌铸球铁套,球铁套内放置覆膜砂环,采用燃气炉熔炼铝液后,铝液中添加变质剂,经过精炼除气变质,进行低压铸造,获得铸件毛坯,经过固溶时效处理、清理、抛丸后,再经机械加工和检验获得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端盖成品。
所述的铝液的主要材料为铝硅合金。铝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组成:硅6.5-7.5%,铜≤0.2%,镁0.2-0.4%,锌≤0.3%,铁≤0.5%,锰≤0.3%,钛≤0.2%,余量为铝。
所述的铝硅合金为ZL101。
所述的球铁套上设有轴向固定槽。轴向固定槽用于防止球铁套轴向松动。
所述的球铁套上设有径向固定槽。径向固定槽用于防止球铁套径向松动。
所述的球铁套材料为QT500-7。
所述的覆膜砂环为40-70目的热固性酚醛树脂覆膜砂。
所述的变质剂为铝锶合金变质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端盖轴承室嵌铸球铁套,采用低压铸造工艺,解决了产品往往存在尺寸精度低、易变性、机械性能不可靠等问题,获得了重量轻、成本低、综合性能稳定的电机端盖,满足新能源汽车整车轻量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端盖钢套砂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球铁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端盖 2、球铁套 3、覆膜砂环 4、端盖轴承室;
2.1、轴向固定槽 2.2、径向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端盖的生产工艺,端盖1上设有端盖轴承室4,端盖轴承室4嵌铸球铁套2,球铁套2内放置覆膜砂环3,采用燃气炉熔炼铝液后,铝液中添加变质剂,经过精炼除气变质,进行低压铸造,获得铸件毛坯,经过固溶时效处理、清理、抛丸后,再经机械加工和检验获得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端盖成品。得100KW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端盖,轮廓外径410mm,轴承室直径130mm,设计最小壁厚5mm,成品重量7KG。该产品要求铸造尺寸精度CT8,加工精度CT6,抗拉强度≥235,布氏硬度≥80,气密性要求0.8MPa保压5分钟无渗漏。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鸿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鸿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1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