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共振无线充电的线圈和提高距离增大时效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0921.4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1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郝鹏;叶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博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12;H02J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2003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充电 磁共振 距离增大 绝缘物质层 线圈电感 矢量网络分析仪 传输效率 大小计算 发射功率 绝缘物质 绕制线圈 发射端 接收端 隔空 量测 绕制 匝数 衰减 纠正 | ||
本发明属于无线充电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无线充电的线圈,接收端线圈和发射端线圈的线与线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绝缘物质层。本发明还提供了提高距离增大时效率的方法:步骤S01:根据磁共振无线充电的发射功率大小计算出线圈电感值;步骤S02:在绕制线圈时,在线圈的线与线之间插入绝缘物质层;步骤S03: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量测线圈电感值,对绕制的线圈进行匝数纠正,步骤S04,开始无线充电。本发明提供的磁共振无线充电的线圈和提高距离增大时效率的方法,隔空距离从3cm增大到4cm时,效率衰减比较慢,效率均在80%以上。所以通过使用在线与线之间插入绝缘物质间接增大线圈面积的方法,达到了提高传输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充电领域,涉及一种磁共振无线充电的线圈和提高距离增大时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使用磁共振技术传输中大功率时,例如传输300W功率,当传输效率从80%降低到70%甚至更低时,功率会额外损耗至少30W以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实验中发现,当系统效率下降到70%甚至更低时,会导致相关元器件发热严重,长时间工作,不利于系统的稳定性,所以传输中大功率,需要保持至少80%甚至更高的效率。
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一般是固定隔空距离进行充电,但是针对某些特殊的使用场景,需要实现一定范围内(厘米级)的无线充电,但是随着距离的增大,无线充电效率又会不可避免的降低,尤其是当距离突破某一个临界点时,效率衰减会十分迅速。所以,为了实现在一定隔空范围内(厘米级)实现中大功率的高效率无线传输,需要提出新办法。
磁场强度和线圈面积成正比关系,在确定输出功率,在线圈电感值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发射线圈磁场强度,减缓距离增大带来的磁场衰减,从而提高传输效率。增大发射线圈磁场强度的办法有两条:增大发射电流或者增大线圈面积。增大发射电流意味着效率的降低,不可取,只能是增大线圈面面积,如果增大线圈面积,意味着增加线圈的匝数,那么就会改变线圈电感值,破坏了原来的匹配条件,输出功率因此改变。
发明内容
1、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磁共振无线传输中,随着距离的增大,效率衰减严重。通过发射电流,效率降低,增大线圈面面积,会改变线圈电感值,破坏了原来的匹配条件,输出功率因此改变。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无线充电的线圈,包括线圈本体,,所述的线圈本体包括发射端线圈和接收端线圈,所述的线圈本体的线与线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绝缘物质层。
所述的绝缘物质层(2)的厚度为根据增大距离情况下,效率衰减情况下效率最高时的厚度。
所述的效率不小于80%。
所述的绝缘物质层的材质为尼龙、橡胶、塑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所述的磁共振无线充电的线圈提高距离增大时效率的方法:步骤S01:根据磁共振无线充电的发射功率大小计算出线圈电感值;步骤S02:在绕制发射端线圈和接收端线圈时,在线圈的线与线之间插入同样厚度的绝缘物质层(2);步骤S03: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量测线圈电感值,对绕制的发射端线圈和接收端线圈进行匝数纠正,所述的发射端线圈和接收端线圈的匝数相同;步骤S04:使用步骤S01-步骤S03制作得到的发射端线圈和接收端线圈进行无线充电。
3、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磁共振无线充电的线圈和提高距离增大时效率的方法,隔空距离从3cm增大到4cm时,效率衰减比较慢,效率均在80%以上。所以通过使用在线与线之间插入绝缘物质间接增大线圈面积的方法,达到了提高传输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博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博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09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