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的制造方法和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0301.0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4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琢马;Y·龙;A·西提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D30/20 | 分类号: | B29D30/20;B60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邓毅;刘畅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轮胎的制造方法和轮胎,具有优异的均匀性和耐久性。一种用于制造轮胎的方法。轮胎在包含轮胎旋转轴线的截面中包含橡胶连接体(15),该橡胶连接体包含第一橡胶件(11)、第二橡胶件(12)及第三橡胶件(13)。所述方法包含:分别挤压出在第一橡胶件(11)处分成两个部分而得的第一挤压橡胶部件(16)和第二挤压橡胶部件(17)作为橡胶连接体(15)的未硫化橡胶件;将第一挤压橡胶部件(16)卷绕在圆筒状的旋转体上而形成基部环状体(21);和通过以仅使第二挤压橡胶部件(17)的第一橡胶件(11)与基部环状体(21)的第一橡胶件(11)重叠的方式将第二挤压橡胶部件(17)卷绕在旋转体(20)上而形成橡胶连接体(8)的未硫化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的制造方法和轮胎,详细地说,涉及包含对不同配合的多种橡胶件进行接合而成的橡胶连接体的轮胎的制造方法和轮胎。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提出了如下内容:使用多层型挤压装置将彼此不同配合的胎侧橡胶、缓冲橡胶以及边口橡胶一体挤出。
可是,近年来因各种各样的要求而有时轮胎的橡胶体积局部变大。尤其是在所述多层橡胶挤压体中,当橡胶体积局部增加时,挤压后的散热性显著恶化,从而有时在无法充分散热的状态下用于生胎的成型。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成型之后,有可能多层橡胶挤压体发生变形而导致成型不良。另外,存在使精加工后的轮胎的均匀性恶化这样的问题。
另外,近年来,作为越野车或SUV等用的轮胎,考虑到耐外伤性的提高和用户的外观偏好,有如下的趋势:增加胎肩部和胎侧部的橡胶体积而设置隆起部等。因此,这种轮胎存在显著产生上述不良情况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855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那样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优异的均匀性和耐久性的轮胎的制造方法和轮胎。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用于制造轮胎的方法,其中,所述轮胎在包含轮胎旋转轴线的截面中包含橡胶连接体,该橡胶连接体包含第一橡胶件、第二橡胶件以及第三橡胶件,该第一橡胶件沿所述截面的方向延伸且由第一橡胶配合构成,该第二橡胶件与所述第一橡胶件的第一端连接,且由与所述第一橡胶配合不同的橡胶配合构成,该第三橡胶件与所述第一橡胶件的第二端连接,且由与所述第一橡胶配合不同的橡胶配合构成,所述方法包含如下工序:分别挤压出在所述第一橡胶件处分成两个部分而得的第一挤压橡胶部件和第二挤压橡胶部件作为所述橡胶连接体的未硫化橡胶件;将所述第一挤压橡胶部件卷绕在圆筒状的旋转体上而形成基部环状体;以及以仅使所述第二挤压橡胶部件的所述第一橡胶件与所述基部环状体的所述第一橡胶件重叠的方式将所述第二挤压橡胶部件卷绕在所述旋转体上,从而形成所述橡胶连接体的未硫化物。
在本发明的轮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第一橡胶件构成在所述轮胎的胎侧部处沿轮胎半径方向延伸的胎侧橡胶。
在本发明的轮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第二橡胶件构成与所述胎侧橡胶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侧连续的缓冲橡胶。
在本发明的轮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第三橡胶件构成与所述胎侧橡胶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侧连续的边口橡胶。
在本发明的轮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第一挤压橡胶部件的截面为三角形。
在本发明的轮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橡胶连接体的未硫化物在包含所述旋转体的中心轴线的横截面中具有形成最大厚度的厚壁部,所述第一挤压橡胶部件和所述第二挤压橡胶部件在横穿所述厚壁部的第一边界面处重叠。
在本发明的轮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挤压橡胶部件具有所述第一橡胶件与所述第二橡胶件之间的第二边界面,所述第一边界面的长度比所述第二边界面的长度大。
在本发明的轮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的是,在包含所述旋转体的中心轴线的横截面中,所述第一挤压橡胶部件与所述第二挤压橡胶部件之间的第一边界面的整体长度为40mm~7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0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