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智能升降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9838.5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1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昕潞;刘然;刘艳伟;胡天伟;王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合海智能家居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43 | 分类号: | E04B5/43;B66F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陶娥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智能 升降 楼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智能升降楼板,包括四根下立柱,下立柱内设置有下丝杆,该下丝杆上通过下丝母座连接有下丝母,下丝母座上设置有下支撑部,该下支撑部伸出下立柱,四个下支撑部上连接有下层楼板;下丝杆的上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上丝杆,该上丝杆与下丝杆的旋向相反,上丝杆上套设有上立柱,上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中间支承座,所述上丝杆的下端穿过中间支承座与下丝杆连接,上丝杆上通过上丝母座连接有上丝母,该上丝母上设置有上支撑部,上支撑部伸出所述上立柱,四个上支撑部上连接有上层楼板;上立柱的上端还连接有矩形框,在至少一个所述矩形框的外侧连接有电机支架,该电机支架上连接有驱动电机。结构新颖,整体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智能升降楼板。
背景技术
国内大中城市涌现了不少楼层层高较高的公寓建筑,通常为一室一卫(或一室一厅一卫)的小居室面积,而公寓的层高逐渐增高到9m,为提高小面积高空间的使用率,实现9m高空间变为三层,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变换成二或三层,二层使用时是4.5m共空间使房间变得非常敞亮可用作商用,可分隔出不同用途房间如会议室、会客室、办公室,健身房、私人会所等等。三层使用时变成3m普通住房,分隔出不同用途的房间如客厅、书房、卧室、健身房、更衣室、厨房、卫生间等。由于可以实现二变三调整范围扩大、选择性增加,根据使用可自行调整变换大大增加了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使整体房间既可以商用也可以做公寓使用,使房屋销售更加灵活,市场更加广阔。
现有检索出的最接近的专利,如专利号201410670002.1的专利,其包括:控制器、以及四个驱动可升降楼板移动的驱动机构,每个驱动机构沿设置在墙体内的一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移动,每个驱动机构与可升降楼板的一个端角固定连接,且根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同步驱动各端角沿滑槽移动,每个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由该驱动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该滑槽内的固定件、以及与该固定件啮合的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与可升降楼板的一个端角固定连接,所述移动件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产生与该固定件的相对移动,以带动可升降楼板的一个端角沿滑槽移动。但是该专利为单层楼板进行升降以变换室内空间,而要实现双层移动或者是更高空间的变换只能是两套机构重叠,不利于空间实现,且在安装上有很大难度,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节约能源和能提高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的双层智能升降楼板。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层智能升降楼板,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四根下立柱,四根所述下立柱之间的连线呈矩形结构,每一个所述下立柱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下丝杆,该下丝杆上通过下丝母座连接有下丝母,所述下丝母座上设置有下支撑部,该下支撑部伸出所述下立柱,四个所述下支撑部上连接有下层楼板;
所述下丝杆的上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上丝杆,该上丝杆与所述下丝杆的旋向相反,所述上丝杆上套设有上立柱,所述上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中间支承座,该中间支承座固定在楼房中间梁上,所述上丝杆的下端穿过所述中间支承座与所述下丝杆连接,所述上丝杆上通过上丝母座连接有上丝母,该上丝母上设置有上支撑部,所述上支撑部伸出所述上立柱,四个所述上支撑部上连接有上层楼板;
所述上立柱的上端还连接有矩形框,所述上丝杆的上端穿过该矩形框的下底面后伸入该矩形框内,相邻的所述矩形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在至少一个所述矩形框的外侧还连接有电机支架,该电机支架上连接有驱动电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始时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停在中间高度位置,电机启动后带动上丝杆转动,上丝杆带动下丝杆转动,由于上丝杆与下丝杆旋向相反,因此电机正转时上丝杆上的上丝母上移,下丝杆上的下丝母下移,进而带动上层楼板上移,下层楼板下移,移动至合适位置后电机停止,则变换出需要的三层空间,当不需要该三层空间时,电机反转,带动上丝杆上的上丝母下移,下丝杆上的下丝母上移,进而带动上层楼板下移,下层楼板上移,至合适位置后停止,可根据需要随意变换出所需空间,整体结构简单新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合海智能家居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合海智能家居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98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格梁加复合板的楼板结构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通风隔热的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