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粗波分复用系统的四通道下路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9643.0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5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娟;张孟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12 | 分类号: | G02B6/12;G02B6/122;G02B6/125;G02B6/293;H04J14/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粗波分复用 系统 通道 滤波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粗波分复用系统的四通道下路滤波器,为三角晶格介质柱结构的二维光子晶体,通过在两个水平直通波导中引入两臂具有不同参数、且末端不构成通路的Y波导及两个六边形状的双环结构的谐振腔而实现。整个结构的介质柱材料为相变材料,通过外界诱导两个谐振腔的内环介质柱到不同的相变态,同时合适选择特殊位置介质柱的半径等,可实现满足粗波分复用光通信系统要求的四信道下路滤波功能,具有优良的下路滤波特性。本发明的四通道下路滤波器基于两个谐振腔结构而实现,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易于实现和集成的突出特点,且灵活性高、下路输出波长大小和间隔满足目前实际应用的CWDM光通信系统的要求,在未来光集成系统中有重要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多通道的信道下路滤波器,主要应用于粗波分复用通信系统,实现特定波长信号的选择下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进入光集成、全光通信时代,波分复用(WDM)系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基于二维光子晶体的信道下路滤波器具有体积小、易于集成等优势,在波分复用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环形腔结构具有很好的频谱选择特性,在二维光子晶体中引入波导与环形谐振腔结构,可以实现高性能的信道下路滤波器。近年来,很多研究者通过设计不同结构的谐振腔,实现信号的前向下路或者后向下路输出功能;通过级联多个谐振腔,实现多通道下路滤波器。理想的多通道下路滤波器应该具有尺寸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下路输出效率高、谐振波长大小以及波长间隔满足系统要求等特性。
在先技术[1](参见Optics Express,Takano H,Song B S,Asano T,Noda S.2006,14(8):3491-3496)采用五个不同晶格常数的三角晶格二维光子晶体,通过引入不同参数的四个谐振腔,实现了四波长分别为1516nm、1536nm、1559nm和1583nm的下路输出。该结构虽然实现了高效率的下路输出功能,但是实现四通道的下路输出需要四个谐振腔,器件整体尺寸较大,而且采用的异质结构大大增加了器件结构的复杂性,不利于器件的制备。此外,四个下路波长不符合目前普遍采用的WDM系统,如粗波分复用(CWDM)或密集波分复用系统(DWDM)对传输信号波长的具体要求。
在先技术[2](参见Optik,Alipour-Banaei H,Mehdizadeh F,SerajmohammadiS.2013,124:5964-5967)通过在三角晶格的二维光子晶体中引入四个不同参数的“X”形谐振腔,实现了四通道信号的下路输出。下路波长分别为:1563.5nm、1566.2nm、1569.7nm、1572.6nm,其透射率分别为45%、50%、51%、63%,平均透射率只有53%。可见该下路滤波器下路效率不高,下路波长也不符合CDWM系统或DWDM系统的具体要求,且由于结构中需要四个谐振腔来实现,结构复杂,尺寸较大。
在先技术[3](参见Optik,Gupta N D,Janyani V.2014,125:5833-5836)通过在正方格子的二维光子晶体中引入四个不同参数的谐振腔结构,实现了四通道信号下路滤波,其下路波长分别为1558.9nm、1559.7nm、1560.6nm、1561.3nm。该信道下路滤波器的下路效率较低,且四个下路波长不满足WDM系统的特定要求。此外,该结构由于也采用了四个谐振腔结构,结构复杂,尺寸较大,不利用实际应用和集成。
在先技术[4](参见Opt Rev,Fallahi V,Seifouri M,Olyaee S,Alipour-BanaeiH.2017,24:605–610)通过在三角晶格两维光子晶体中引入不同参数的四个六边形环形腔,实现了四通道信号下路输出,下路波长分别为1583nm、1585.2nm、1587.2nm、1589nm,平均透射率高达95.8%。该结构也存在实现四通道下路输出需要四个谐振腔的突出问题,大幅度增加了器件结构的复杂性、尺寸和成本,而且四个下路波长的大小以及间隔也不满足CDWM系统或DWDM系统的具体要求。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9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