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须状渗透型污水处理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89480.6 | 申请日: | 2019-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1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由中国 |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8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须状 动态吸附 支杆 污水处理工艺 渗透型 吸附网 吸附 过滤网 污水处理领域 有机物分离 有机物分子 多孔结构 油脂分子 错位孔 平面孔 纵横交错 网眼 过滤 污水处理 堵住 概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须状渗透型污水处理工艺,属于污水处理领域,一种树须状渗透型污水处理工艺,可以实现在进行有机物分离处理时,通过树须状吸附网的使用,使得油脂等有机物分子可以被树须状吸附网上的多孔支杆和动态吸附须吸附,多孔支杆和动态吸附须内部的多孔结构,使得油脂分子被相互分散开,降低其在低温下结成固体的概率,同时相较于普通的过滤网仅仅通过网眼进行过滤,本树须状吸附网最主要是通过构成网状的多孔支杆和动态吸附须等构件进行吸附,同时多孔支杆和动态吸附须纵横交错之间的空隙是立体的错位孔,相较于过滤网的平面孔,使得本树须状吸附网被堵住的几率极大的降低,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树须状渗透型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污水通常是指受到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排出的废水,污水内含有的主要污染物包括有机污染物、耗氧污染物、厌氧污染物、植物污染物、有毒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等等。在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之前,需要在污水内加入氧化剂、催化剂、絮凝剂等物质,并使各种物料混合均匀后,才开始进行后续工艺的操作。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使用量也随之增加,而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且其中仅约0.007%的水可被人类直接利用,因此,节约水资源和重复利用水资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水资源的重复利用中,污水处理为重中之重。
生活污水是现在社会中比重越来越大的一种污水,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生活污水中不仅含有泥沙等可见的大颗粒杂质,还含有很高的氮、磷、油脂等有机物杂质,传统的物理方法和化学药剂,往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效果也不太明显,大量化学药剂的使用也会对环境造成负担,而用普通的过滤网进行过滤处理,在温度较低的冬季时,有机物杂质尤其是油脂附着在过滤网上会结成固体,导致过滤网很容易被堵住,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和效率。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须状渗透型污水处理工艺,它可以实现在进行有机物分离处理时,通过树须状吸附网的使用,使得油脂等有机物分子可以被树须状吸附网上的多孔支杆和动态吸附须吸附,多孔支杆和动态吸附须内部的多孔结构,使得油脂分子被相互分散开,降低其在低温下结成固体的概率,同时相较于普通的过滤网仅仅通过网眼进行过滤,本树须状吸附网最主要是通过构成网状的多孔支杆和动态吸附须等构件进行吸附,同时多孔支杆和动态吸附须纵横交错之间的空隙是立体的错位孔,相较于过滤网的平面孔,使得本树须状吸附网被堵住的几率极大的降低,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和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树须状渗透型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初步过滤,首先对污水进行泥沙等较大颗粒的无机物杂质通过栅网等初步过滤;
S2、二次过滤,将初步过滤的污水通过含有活性炭以及硅胶的混合吸附剂的过滤管道内,对污水中的小颗粒悬浮物进行吸附,达到二次过滤的效果;
S3、油脂分离,然后将经过二次过滤的污水通入到污水处理设备中,在污水处理设备中进行油脂等有机物吸附分离;
S4、将经过有机物吸附分离处理的污水从污水处理设备中放出,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完成对污水的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S2中吸附剂为活性炭以及硅胶的混合物,且二者的混合比例为1:0.8-1.4,活性炭以及硅胶均为多孔结构,可以有效吸附水中的小颗粒悬浮物。
进一步的,所述S2中吸附剂为硅胶大颗粒,所述硅胶大颗粒的粒径为2-5cm,硅胶在吸附水中的小颗粒悬浮物后,可以回收进行再生处理,从而可以达到重复利用的效果,使得吸附剂能够被重复多次使用,达到节约材料的效果,同时可以降低对生活污水处理的成本投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由中国,未经由中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94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