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超声刀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9330.5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5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欧小明;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汇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6B1/06 | 分类号: | B06B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199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超声 刀换能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超声刀换能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有使压电陶瓷产生的超声波单向传播的优点。包括换能器芯子、压电陶瓷、锁紧螺栓正极垫片和负极垫片,锁紧螺栓穿过压电陶瓷与换能芯子连接,所述锁紧螺栓的螺栓头与压电陶瓷之间设有后盖,所述后盖轴向中心设有供锁紧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后盖背离压电陶瓷的端面外边缘周向设有第一斜面、所述后盖背离压电陶瓷的端面靠近通孔的内边缘周向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夹角为85°~9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超声刀换能器。
背景技术
换能器,是医用超声刀关键的组成部分,它是安装在超声刀手柄内的一个重要部件,发生器通过电缆与手柄中的换能器进行连接,发生器发出的电信号通过换能器转换成机械运动的超声波,器械刀头是连接在换能器上的,换能器最终将电能转化成超声波,由超声波传递能量引导器械刀头产生机械运动。发生器发出的电信号大小可以经过换能器调节能量的输出。
换能器工作原理;是由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实现电能与机械能(超声波)的相互转换,并通过声阻抗匹配的换能器芯子进行放大和聚集,压电陶瓷为黄色晶片,为大功率压电陶瓷材料,具有发热量低,强场损耗小,驱动稳定,热稳定性好的优点,一般适用于大功率超声发射。
现有技术中,换能器包括换能器芯子、压电陶瓷、锁紧螺栓、正极垫片和负极垫片,锁紧螺栓穿过压电陶瓷与换能芯子连接,由于换能器芯子发出超声波的是双向的,朝换能器芯子方向传播的超声波使换能器芯子发生所需的高频振动,而朝向锁紧螺栓螺栓头的超声波则使锁紧螺栓产生不必要的振动,这种不必要的振动一方面会影响锁紧螺栓螺纹连接的牢固度导致压电陶瓷松动而无法正常工作;另一方面会产生更多的热量导致换能器升温更快,而当温度大于85℃时,换能器的性能出现大幅度衰减,压电效应实现电能与机械能(超声波)的相互转换变差,造成换能器不能正常工作,也就无法正常输出机械能(超声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超声刀换能器,具有使压电陶瓷产生的超声波单向传播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医用超声刀换能器,包括换能器芯子、压电陶瓷、锁紧螺栓正极垫片和负极垫片,锁紧螺栓穿过压电陶瓷与换能芯子连接,所述锁紧螺栓的螺栓头与压电陶瓷之间设有后盖,所述后盖轴向中心设有供锁紧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后盖背离压电陶瓷的端面外边缘周向设有第一斜面、所述后盖背离压电陶瓷的端面靠近通孔的内边缘周向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夹角为85°~9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夹角为87.5°~92.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面与后盖背离压电陶瓷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42.5°~47.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面与后盖背离压电陶瓷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45°。
进一步的,所述换能器芯子端部轴向中心开设有用于穿设锁紧螺栓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底部同轴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锁紧螺栓的端部设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插孔内在锁紧螺栓外壁套设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在锁紧螺栓和插孔之间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换能器芯子远离插孔的侧壁上径向凸出有与换能器芯子同轴的固定法兰。
进一步的,所述换能器芯子远离插孔的一端轴向中心开设有固定孔。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将从压电陶瓷上发出超声波反射后相互叠加抵消,从而消除压电陶瓷产生的相对于换能器芯子方向反向的超声波,减少传递至抵紧螺栓的螺栓头的超声波,进而减小抵紧螺栓的振动,减少抵紧螺栓产生的热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汇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汇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9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维材质纸塑盘型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纳米纤维过滤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