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露天矿采区转向开拓运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9061.2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0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明;杨晓东;李奇奇;董志龙;杨孝新;胡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26 | 分类号: | E21C41/26;E21C4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8311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露天矿 采区 转向 开拓 运输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天矿采区转向开拓运输系统,系统包括单个采区内开采和采区转向开采。本发明的方案在现有露天矿山运输理论和时效边坡理论的基础上衍生而来,设置雁阵式开拓运输系统,可减少采区转向期间二次剥离,简化端帮运输系统,增加内排空间,降低运输成本。本发明具有适用性强、成本低、经济效果好,更具推广价值。该系统不仅适宜于露天煤矿,也适宜于其它露天矿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露天矿开拓运输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露天矿采区转向开拓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露天开采作为采矿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煤炭开采任务。覆盖层厚、煤层厚且多的矿床,一般采用露天开采,受限于产量规模、开采强度、设备规格及经济效益等因素,往往采用分区开采。分区开采的露天矿山都无法避免采区转向接续。我国目前在建和投入生产的千万吨级露天煤矿40多座,生产的3000万吨级露天煤矿5座,均采用分区开采,需要转向2~4次,转向期间几乎全部面临内排空间不足、运输系统改造、采剥工程不均衡、运距增加、设备效率降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内排空间、回收端帮压煤、降低提升高度、缩短汽车运距、提高整体效益的开拓运输系统,以解决现有分区开采导致的转向期间内排空间不足、运距增加、设备效率低、运输系统改造和采剥工程不均衡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露天矿采区转向开拓运输系统,系统包括:
单个采区内开采,工作帮推进,内排土场紧跟工作帮排弃,坑底保留开采所需的最小安全距离,在内排土场布置中间沟运输道路,采区内上部的排土工作平盘根据下部排土工作平盘形成的排土工作线及时跟进,形成雁阵式的内排土场及开拓运输系统,剥离的岩体通过形成的雁阵式开拓运输系统运送至内排土场排弃,采出的矿石通过所述雁阵式开拓运输系统运送至矿石处理系统;
采区转向开采,加快工作帮中部推进速度形成雁阵式工作线,内排土场紧跟工作帮排弃,内排土场布置中间沟运输道路,与工作帮的移动坑线共同形成雁阵式开拓运输系统,剥离的岩体通过形成的雁阵式开拓运输系统运送至内排土场排弃,采出的矿石通过所述雁阵式开拓运输系统运送至矿石处理系统。
优选的,所述中间沟运输道路设置在所述内排土场内部,并由排土工作平盘超前排弃形成。
优选的,在工作帮和内排土场布置所述雁阵式开拓运输系统。
优选的,在单个采区内开采过程中,在保证端帮边坡稳定的基础上,提高端帮的边坡角,保持开采采区地表境界不变,减少或取消端帮道路,设置保安平台,端帮底部向外推进,回收端帮压煤,增加内排空间。
优选的,在采区转向开采过程中,开采采区地表境界不变,在远离接续采区一侧,提高端帮的边坡角,回收端帮压煤;在靠近接续采区一侧,减少或取消端帮道路,降低内排土场的留沟水平或全留沟,减少或避免重剥离松散岩体。
优选的,采用端帮采煤机进行开采。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方案在现有露天矿山运输理论和时效边坡理论的基础上衍生而来,在保证矿山正常生产的前提下,系统简化了端帮运输系统,回收端帮压煤,增加内排空间,降低运输成本。本发明具有适用性强、成本低、经济效果好,更具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采区内正常开采时期采场俯视图;
图2为采区转向时期采场俯视图;
图3为端帮靠帮示意图;
图4为在开采方向13推进情况下图图1的A—A、B—B和图2的A'—A’、B’—B’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2的C-C剖面留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90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