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美洲大蠊组织修复因子PA1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8977.6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4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叶文才;王磊;范春林;曹佳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35 | 分类号: | C07K14/435;A61K38/17;A61P17/02;A61P17/00;A61K8/64;A61Q19/00;A61Q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0 | 代理人: | 夏娟娟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美洲 组织 修复 因子 pa1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药物及日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组织修复的美洲大蠊新多肽及其应用,其结构如式I所示,命名为组织修复因子PA1。该新多肽在较低浓度下即可促进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人永生化表皮细胞的迁移,毒副作用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用于制备治疗创伤、烫伤、溃疡的药物或改善皮肤美感的化妆品和日化用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及日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组织修复的多肽“组织修复因子PA1”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组织创伤后的愈合过程是各种修复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的过程。炎症、溃疡、烫伤、创伤、手术以及先天性畸形等多种急慢性损伤可引起大面积皮肤缺损、难愈性溃疡和疤痕,并引发许多局部与全身系统的反应,其危害十分严重。多肽药物在促进创面愈合、预防疤痕及治疗慢性溃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中表皮生长因子(h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多肽具有明显的修复创伤、护肤、抗皱和防衰老作用,但它们的制备成本高、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其应用。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L.)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蜚蠊科(Blattidae)大蠊属(Peripalneta)昆虫,俗称蟑螂,在我国广泛分布。作为一种传统中药,美洲大蠊具有悠久的入药历史,最早记录于《神农本草经》,称为蜚廉,用于治疗疮痈肿毒、小儿疳积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美洲大蠊具有明显的促进组织修复再生、抗肿瘤及抗肝炎作用(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326-2331)。以美洲大蠊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药物康复新液在治疗创伤、烫伤和消化道溃疡等方面具有良好疗效,但其有效成分有待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点,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组织修复的新多肽“组织修复因子PA1”。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新多肽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促进组织修复的美洲大蠊新多肽,命名为“组织修复因子PA1(Tissue repairfactor PA1)”,其结构如式I所示:
pGlu-Val-Leu-Val-Ser-Pro-Ala-Phe-Tyr-Gly-Val-Val-Pro-Ala-Val-Val-Pro-Ala-Val-Gln-Pro-Gly-Tyr-Val-Ala-Ala-Thr-Arg-Gly-Ser-Leu-His-Val-Ala-Pro-Leu-Pro-Gly-Asn-Val-Pro-Tyr-Ala-Ser-His-His-Leu-Asn-Leu-Ala-Pro-Ala-Pro-Gly-Thr-Leu
式I;
所述的组织修复因子PA1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用含水乙醇提取粉碎或未粉碎的美洲大蠊虫体,提取物浓缩,加入10倍体积热水,保温静置分层,弃去上层油液。水溶液浓缩后经反相C-18柱色谱,采用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方法分析跟踪检测,收集含多肽化合物的流份。总多肽再通过凝胶柱色谱和反相制备型HPLC分离纯化,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组织修复因子PA1冻干粉。
所述的热水的温度优选为70℃;
所述的组织修复因子PA1的制备,还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公知方法进行,既可以用多肽合成仪进行化学合成,也可以通过将多肽序列推导出核苷酸序列,然后克隆到表达载体中进行生物合成;
所述的组织修复因子PA1在制备促进组织修复或改善皮肤美感的产品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的组织修复因子PA1在制备治疗创伤、烫伤、溃疡或改善皮肤美感的产品中的应用;
所述的产品优选为药物、化妆品或日化用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89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