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缺陷检测的多相机标准机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8107.9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4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易洁;杜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周磊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背光 模组 缺陷 检测 多相 标准 机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缺陷检测的多相机标准机台,包括机架、治具模块、自动读码模块、侧光源照明模块、相机检测模块、除尘模块和自动光学检测模块,治具模块包括治具、压接件及气缸;自动读码模块用于读取背光模组上所贴的条码并将信息传送给自动光学检测模块;除尘模块用于对背光模块表面进行除尘;相机检测模块包括微调滑台组件和相机,相机对背光模组进行拍摄并将获得的光学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传给自动光学检测模块,自动光学检测模块与保存的标准图像进行分析对比,实现对背光模组的缺陷检测并判断背光模组是否合格。本发明提高了背光模组缺陷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以及整个生产线背光模组的良率,大大降低了人工和时间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模组背光检测设施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缺陷检测的多相机标准机台。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因其具有质量轻、厚度薄、耗电低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以及个人数字助理等现代化信息设备。
随着数值化、信息化越趋明显,背光模组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伴随而来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用户对背光模组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便促使背光模组制造商必须重视背光模组各个环节的检测,以杜绝出厂的背光模组刮伤、脏污以及亮点等缺陷。
目前,业内对背光模组检测较为常用的方法是人工检测,此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更甚,由于检测人员视觉差异的存在,无法对检测精度制定统一的标准,很难保证产品质量。另外,人工检测不能反馈实时检测精确结果,无法及时调整制造生产工艺,提高良率,使得整体产能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缺陷检测的多相机标准机台,其可以实现检测工序程序化,能够做到随时反馈,随时改善制造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良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缺陷检测的多相机标准机台,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该机架上的治具模块、自动读码模块、侧光源照明模块、相机检测模块、除尘模块和自动光学检测模块,其中,
所述治具模块包括治具、压接件及气缸,所述治具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以用于固定背光模组,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其活塞杆上安装所述压接件,以控制所述压接件与背光模组上的柔性电路板接触或断开;
所述自动读码模块用于读取背光模组上所贴的条码并将信息传送给所述自动光学检测模块;
所述除尘模块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支架、伺服电机、带传动机构和除尘滚轮,所述第一导轨水平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所述带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支架移动,所述第一支架通过第一滑块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除尘滚轮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以用于在移动时对背光模块表面进行除尘;
所述侧光源照明模块用于在背光模组熄灭时对背光模组进行照明;
所述相机检测模块包括微调滑台组件和相机,所述微调滑台组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相机安装在所述微调滑台组件上。
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所述相机检测模块。
优选地,设置在背光模组正上方的相机检测模块为正视相机检测模块,并且该正视相机检测模块的微调滑台组件通过丝杠组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丝杠组件包括第二导轨、丝杠、螺母、驱动手轮和第二支架,所述丝杠竖直设置并且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该丝杠与该驱动手轮连接,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杠上,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并且该第二支架还通过第二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导轨竖直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微调滑台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81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