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冻疮药及其泡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87535.X | 申请日: | 2019-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2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白小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小环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7/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喻依丰 |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冻疮 胡椒 丹参 泡制 生姜 白酒 重量份数 活血祛瘀 解表散寒 皮肤吸收 治疗效果 摩擦式 预防性 治愈率 器皿 消肿 掌心 称取 止痒 涂抹 密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冻疮药,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胡椒1‑3份、生姜1‑3份、丹参1‑3份,以及白酒2‑9份。一种冻疮药的泡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按重量份数称取胡椒、生姜、丹参,以及白酒,全部加入器皿中,并密封;S2、泡制数天后取其液体。本发明将胡椒、生姜、丹参加入白酒中泡制数天取其液体,利用胡椒温中去寒之功效、生姜解表散寒之功效,以及丹参活血祛瘀之功效,并利用液体比固体更容易被皮肤吸收的原理,使本发明的治疗效果是传统冻疮药的数倍。选用掌心沾药以摩擦式的来涂抹患处,对于冻疮的治愈率百分之九十,使用的前2到5天会有很明显消肿止痒现象,连续使用1个月以上均可治愈,连续两年预防性的使用即可完全性治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保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冻疮药及其泡制方法。
背景技术
冻疮常见于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病程缓慢,气候转暖后自愈,易复发。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原因是冻疮患者的皮肤在遇到寒冷(0~10℃)、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肤湿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因素也可能参与发病。缺乏运动、手足多汗潮湿、鞋袜过紧及长期户外低温下工作等因素均可致使冻疮的发生。
对冻疮的治疗,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1.系统治疗
口服烟酰胺、硝苯地平等血管扩张剂。或将丹参(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和溶血栓等作用。
2.局部治疗
可用氦-氖激光和红外线照射,或作激光穴位照射(足三里、复溜等)后,对冻疮局部行散焦普遍照射。未破溃者可外用复方肝素软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维生素E软膏等。可用桂附煎药液浸泡患处,每日3次,每次20~30分钟,边浸边用药渣揉搓患处。(方药组成为:桂枝、红花、附子、紫苏叶、荆芥各20g,加水3000ml,煎沸,稍冷后用。已破溃者外用5%硼酸软膏、1%红霉素软膏等)。
上述治疗方法或药物均存在治疗周期长、麻烦,且治疗效果不好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冻疮治疗方法或药物均存在治疗周期长、麻烦,且治疗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冻疮药及其泡制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冻疮药,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胡椒1-3份、生姜1-3份、丹参1-3份,以及白酒2-9份。
一种冻疮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胡椒1-2份、生姜1-2份、丹参1-2份,以及白酒2-6份。
一种冻疮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胡椒1.5-2份、生姜1.5-2份、丹参1.5-2份,以及白酒4-6份。
一种冻疮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胡椒1.5-1.8份、生姜1.5-1.8份、丹参1.5-1.8份,以及白酒4-5份。
一种冻疮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白酒为50°-60°。
一种冻疮药的泡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数称取胡椒、生姜、丹参,以及白酒,全部加入器皿中,并密封;
S2、泡制数天后取其液体。
一种冻疮药的泡制方法,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S1中,称取白酒后将其加热至55℃-65℃后加入器皿中。
一种冻疮药的泡制方法,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S2中,泡制70-90天后取其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小环,未经白小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75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