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索网操作平台的报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7413.0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7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兵;罗康文;朱晓东;全行行;谭建国;于洋;谭建新;李运;赵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E04G2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平台 索网 基座梁 钢丝绳 感应件 移动板 报警装置 感应头 报警器 侧壁 滑移 安全隐患 报警功能 工作效率 电连接 固定索 固定套 有效地 穿设 张紧 紧贴 发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索网操作平台的报警装置,该索网操作平台四周端部的钢丝绳均穿设并固定于对应的基座梁以张紧并固定索网操作平台,该报警装置包括:固定套设于钢丝绳位于基座梁靠近索网操作平台一侧的移动板,且该移动板紧贴于基座梁对应的侧壁;安装于基座梁靠近索网操作平台一侧的感应件,该感应件上对应移动板形成有一感应头,且该感应头与基座梁对应的侧壁之间具有设定距离;以及与感应件电连接的报警器,通过该感应件的感应头与移动板相接触,以启动该报警器实现报警功能。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索网操作平台的钢丝绳滑移不易发现的问题,当钢丝绳发生滑移后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也节省了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安全施工领域,特指一种用于索网操作平台的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索网操作平台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因其具有快速便捷、安全可靠等优势,在建筑施工领域运用广泛。
然而在索网操作平台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索网操作平台由多根钢丝绳组成,横纵相交,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难点,每根钢丝网在对穿绕梁的位置有四个卡扣和安全弯,安全管理原必须顶起巡查安全弯的长度是否满足要求,来判定钢丝绳是否出现滑移等现象,从而确保索网操作平台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索网操作平台的报警装置,解决了索网操作平台的钢丝绳滑移不易发现的问题,当钢丝绳发生滑移后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也节省了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索网操作平台的报警装置,索网操作平台四周端部的钢丝绳均穿设并固定于对应的基座梁以张紧并固定该索网操作平台,该报警装置包括:
固定套设于钢丝绳位于基座梁靠近索网操作平台一侧的移动板,使得该移动板可随钢丝绳同步移动,且该移动板紧贴于基座梁对应的侧壁;
安装于基座梁靠近索网操作平台一侧的感应件,该感应件上对应移动板形成有一感应头,且该感应头与基座梁对应的侧壁之间具有设定距离;以及
与感应件电连接的报警器,通过该感应件的感应头与移动板相接触,以启动报警器,从而在钢丝绳滑移出设定距离时报警。
本发明采用一种用于索网操作平台的报警装置对施工过程中的索网进行监控,通过将索网操作平台的钢丝绳与基座梁远离索网操作平台的一侧固定连接,进而钢丝绳位于基座梁另一侧且紧贴基座梁侧部的位置固定套设移动板,当钢丝绳从基座梁中滑移出来时,移动板随钢丝绳一起移动直至移动板触碰到感应件的感应头,感应件触发报警器,从而实现报警功能,解决了索网操作平台的钢丝绳滑移不易发现的问题,当钢丝绳发生滑移后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也节省了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用于索网操作平台的报警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感应件包括垂直埋设于基座梁对应移动板一侧的横杆,该横杆部分凸伸出基座梁对应的侧壁,该横杆的端部向靠近钢丝绳的方向弯曲并形成一弯头,该弯头的长度大于横杆和移动板之间的距离,且该弯头与基座梁之间具有设定距离。
本发明用于索网操作平台的报警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报警器固定安装于基座梁对应移动板的侧壁,报警器与电源连接,且该报警器一端与横杆电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板电连接形成一不闭合的串联电路,该横杆与移动板均为导电体,通过钢丝绳带动移动板移动,使得移动板与弯头相接触,进而使得电路闭合,从而触发报警器。
本发明用于索网操作平台的报警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钢丝绳位于基座梁远离索网操作平台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卡箍,通过第一卡箍抵住基座梁对应的侧部,使得钢丝绳穿设并固定于基座梁。
本发明用于索网操作平台的报警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第一卡箍与基座梁对应的侧壁之间还设有挡板,且该挡板套设于钢丝绳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7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