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稀土铕配合物的比率荧光传感器平台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6881.6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6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琳;李树亮;詹世平;刘雪婵;胡霄歌;丰晓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5/02 | 分类号: | C07F5/02;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祝诗洋 |
地址: | 11662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稀土 配合 比率 荧光 传感器 平台 及其 制备 方法 | ||
基于稀土铕配合物的比率荧光传感器平台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构建了基于稀土铕配合物的比率荧光传感器设计平台,合成的平台分子BCR‑Eu通过合理巧妙的设计将具有红光发射的稀土铕配合物和蓝光发射的香豆素有机荧光团以及绿光发射的氟硼吡咯发射团集中于一个荧光传感器分子,一方面通过氟硼吡咯和香豆素的高效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现香豆素激发的大斯托克位移绿色荧光发射,另一方面利用稀土铕尖锐狭窄荧光发射和氟硼吡咯的光谱零交盖,避免氟硼吡咯荧光猝灭,最终实现合理调控激发波长,同时发射红光和绿光发射的双波长发射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稀土配合物、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技术领域,涉及到基于稀土配合物和有机发色团的双通道荧光检测传感器分子。
背景技术
荧光传感器检测灵敏度高、实时快捷,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以及临床医学等各个领域。尤其是荧光比率传感器可以应用内部两种不同发射波长的比值来检测目标,相比于单纯依赖荧光强度检测的传感器,避免了仪器、生物环境、传感器浓度以及生物体内自发荧光干扰,已经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1]。目前大多数比率荧光传感器主要是有机荧光发射团基于ICT以及FRET机理构建,在检测目标时俩种不同发射波长的荧光强度都会发生变化,这就导致检测信号精确性下降。如果在传感器内部存在一个荧光内标,使其不受另一个荧光检测信号变化的影响,就能实现精准的荧光定量定性检测[2]。
稀土荧光材料以其优异的荧光性能在发光材料领域受到广泛关注[3]。它本身发射波长窄、荧光寿命长,性质介于无机和有机之间,相比于传统的有机荧光团,其斯托克位移更大,荧光峰更尖锐,这些使其和有机荧光团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不会像有机荧光团之间那么高效。这就使其有可能实现在分子内的双波长发射而不受有机荧光团发射波长的影响。
[1]Chen,X.,et al.,Recent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fluorescent,luminescent and colorimetric probes for dete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andnitrogen specie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2016.45(10):2976-3016.
[2]Liu,Z.,et al.,A FRET chemosensorfor hypochlorite with large Stokesshifts and long-lifetime emissions.Sensors andActuators B:Chemical,2018.262:958-965.
[3]Liu,Y.,et al.,Lanthanide-doped luminescent nanoprobes:controlledsynthesis,optical spectroscopy,and bioapplication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2013.42(16):6924-6958.
发明内容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通过合理巧妙的设计将具有红光发射的稀土铕配合物和蓝光发射的香豆素有机荧光团以及绿光发射的氟硼吡咯发射基团中于一个荧光传感器分子,一方面通过氟硼吡咯和香豆素的高效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现香豆素激发的大斯托克位移荧光发射,另一方面利用稀土铕尖锐狭窄荧光发射和氟硼吡咯的光谱零交盖,避免氟硼吡咯荧光猝灭,最终实现合理调控激发波长,构建同时发射红光和绿光发射的双波长发射平台。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稀土铕配合物的比率荧光传感器平台,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
该传感器平台由式Ⅱ所示BCR和Eu(TTA)3(H2O)2按摩尔比2:1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68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