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斑头雁粪便发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5902.2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6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F15/00 | 分类号: | C05F15/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树志;包正云 |
地址: | 810000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粪便 蔗糖水 酵母粉 二次发酵 发酵条件 搅拌混匀 密封厌氧 污染空气 厌氧发酵 一次发酵 再次密封 植物种子 菠菜 混料 桔子 杂草 白菜 通风 肥料 节能 苹果 消化 养殖 环保 | ||
本发明涉及珍禽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斑头雁粪便发酵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混料:斑头雁粪便中加入1~3倍于粪便重量的蔗糖水,再按每升蔗糖水加10~30g的酵母粉的量添加酵母粉,再按每升蔗糖水加25g的苹果、25g的梨、15g的桔子、5g的菠菜和10g的白菜后,搅拌混匀;一次发酵:混合均匀后的物料密封厌氧发酵8~12天后,通风搅拌25~60min;二次发酵:搅拌结束后,再次密封厌氧发酵6~10天。本发明的优点:(1)发酵方法简便。(2)发酵条件温和,节能。(3)不污染空气,环保。(4)发酵彻底,作为肥料使用利用率高。(5)发酵破坏粪便中未消化的植物种子,防止杂草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珍禽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斑头雁粪便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野生斑头雁作为亚洲特有的高原雁类,主要栖息并繁殖于青藏高原地区,非常适应青藏高原缺氧、寒冷、干旱的恶劣自然环境。因此,斑头雁已替代低海拔地区养殖最多的鸿雁和灰雁,成为高海拔地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大雁养殖业的新秀。斑头雁于1995年被列入《青海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00年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研究发现,斑头雁每百克肉中含蛋白质20.98克,脂肪11.62克,磷196.5毫克,钙48.04毫克,铁8.71毫克,无机盐1.17毫克,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钙、磷、铁含量高,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上等珍品。此外,斑头雁以草食为主,人工养殖时,可大规模放牧于草地、青稞地、麦茬地,养殖成本较低,经济效益高。
斑头雁养殖场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必然会面临严重的斑头雁粪便处理难题。如果粪便处理不当,会造成大量病原微生物的繁殖,进而导致大量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充斥着整个养殖场所。另外,借助苍蝇和蚊子的传播,导致疾病在雁群间快速流行,甚至还会危及人体健康。因此,粪便的有效治理及科学利用成为养殖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斑头雁作为草食性鸟类,粪便中存在大量未被完全消化的种子及根茎。此外,研究还发现斑头雁粪便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提示我们必须先将斑头雁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然后才能进行发酵利用。而通过发酵方式处理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粪便已成为养殖企业治理粪便的首选方案。在国家加大对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规定的大环境下,能否将粪便资源变废为宝,科学合理的进行二次利用,已成为每个斑头雁养殖企业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生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的人工养殖斑头雁粪便发酵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发酵斑头雁产生的粪便,这样可以满足斑头雁养殖的粪便再利用需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斑头雁粪便发酵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混料:斑头雁粪便中加入1~3倍于粪便重量的蔗糖水,再按每升蔗糖水加10~30g的酵母粉的量添加酵母粉,再按每升蔗糖水加25g的苹果、25g的梨、15g的桔子、5g的菠菜和10g的白菜后,搅拌混匀;
一次发酵:混合均匀后的物料密封厌氧发酵8~12天后,通风搅拌25~60min;
二次发酵:搅拌结束后,再次密封厌氧发酵6~10天。
进一步的,斑头雁粪便混合之前在自然通风和自然光照条件下喷洒浓度为0.01%~0.03%的高锰酸钾溶液。
进一步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使用量为斑头雁粪便重量的1~3.5%。
进一步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后3~7h后收集斑头雁粪便。
进一步的,蔗糖水的浓度为100~200g/L。
进一步的,蔗糖水的温度为35~50℃。
进一步的,苹果、梨、桔子、菠菜和白菜混入之前清洗、切碎。
进一步的,一次发酵的温度为18~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大学,未经青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5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