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旱播湿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5856.6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8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崔永军;崔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福万民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孙强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带 水稻 追肥 铺设 我国粮食安全 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工业化 操作规程 供水管理 技术研发 三个步骤 生长时期 水稻覆膜 土地板结 栽培技术 覆膜机 施基肥 经验总结 选种 覆膜 灌水 整地 播种 覆盖 制作 生态 进程 管理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水稻旱播湿管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一: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整地、施基肥、选种和制作膜带,步骤二:覆膜,采用覆膜机铺设膜带,步骤三:供水管理及追肥,膜带铺设完毕后灌水要覆盖全部膜带,并在水稻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追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稻播种管理方法大量用工、用水、用药、用肥严重造成环境污染、品质下降、土地板结的问题,提供一种水稻旱播湿管方法,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经多年的技术研发、摸索、实验,依据示范的经验总结出一整套生态水稻覆膜旱播湿管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旱播湿管方法,属于农田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种植伴随着人类走过了一万两千多年的历程。当时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套漫撒式 种植模式、人工插秧模式、逐步发展到机械插秧,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传统的种植模式给 稻农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
时代在发展,水稻种植不断变革,八十年代末期引进旱育稀植栽培模式。目前已全面 普及,但其存在大量用工、用水、用药、用肥严重造成环境污染、品质下降、土地板结, 给国人的饮食安全带来危害,急需一种省工、省力、节能、环保的种植模式来代替传统的 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稻播种管理方法大量用工、用水、用药、用肥严 重造成环境污染、品质下降、土地板结的问题,提供一种水稻旱播湿管方法,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经多年的技术研发、摸索、实 验,依据示范的经验总结出一整套生态水稻覆膜旱播湿管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本发明为达此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稻旱播湿管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步骤一: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整地、施肥、选种和制作膜带,
整地,施完底肥后,选种,并对选好的种子晒种3-5天,进行种子包衣以后固定于降解膜下方制作膜带;
步骤二:覆膜,
根据当地品种积温、地温气象情况选择覆膜时间,采用覆膜机铺设膜带,覆膜机镇压 深度为3-5厘米,膜上覆土0.5-1厘米;
步骤三:供水管理及追肥,
膜带铺设完毕后灌水要覆盖全部膜带,灌透水后膜上保持一寸水即可,期限3天,然后将多余水放出本田、进行晒田,出齐苗后观察膜带出苗的状况,出苗率达到90%以 上视为合格,平整地块需没有明水或积水,三叶期前田间要保持湿润,不能积水,高温、 田间干旱时,田间放跑马水或沟间灌满水,田间灌水应在下午三点以后进行,傍晚前排干, 确保水稻扎根立苗,阴雨天气时做好排水,避免田间积水,影响发芽及根系的生长;三叶 期至五叶期,田间保持花达水或3厘米水层,以利分蘖;五叶期湿管为主,保证水稻正常 生长所需土壤湿度70-95%为标准,提高地温,控制无效分蘖;并在水稻的不同生长时期 进行追肥。
优选地,所述整地的标准为深、松、软和平,所述深为水稻收获完毕后,翻地深度为15-20厘米,不打破犁底层;所述松为土质疏松;所述软没有硬土块;所述平为田块平整, 地块内平整度高差≤3厘米。
优选地,所述基肥采用全层施肥法施加,结合稻田耕翻,施足水稻专用肥做基肥,基 肥分布在上下10厘米的土层中。
优选地,所述选种的方法为选择当地优质直播品种或中早熟品种,种子纯净度达到 98%以上,出芽率在90%以上。
优选地,所述膜带包括降解膜、种子、出苗口、固定胶和基肥,所述降解膜下方通过固定胶固定有种子和基肥,所述基肥围绕在每组种子簇周围,所述降解膜对应种子的位置设置有出苗口。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种子呈三角形分布,种子分布在三角形的顶点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福万民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福万民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58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