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钢轨磨损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4765.0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0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太飞;宋世渊;史海泉;姜卓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K9/6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王蕊转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钢轨 磨损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钢轨磨损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用已有磨损的钢轨构建实验模型;步骤2,建立深度学习框架;步骤3,基于步骤2建立的学习框架对钢轨的实际磨损程度进行测量。采用深度学习框架对钢轨的轮廓图进行训练,获得钢轨磨损测试的模型,可以快速检测出该轮廓图属于何种磨损程度,并且可以记录当前位置以便钢轨磨损实际路线图的生成。相比于传统的测量方式有了极大的提高,减少了大量繁琐的计算过程,节省了人力物力,最终实现快速、定期、智能化、信息化的钢轨磨损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信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钢轨磨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铁路事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重载运输成为铁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然而,重载火车必然会增加火车自身的重量,铁路钢轨的磨损速度也会加快,随着火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升,这种破坏作用更加明显。
钢轨在自然条件、列车的轮轨及其他不可抗因素作用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铁路钢轨的锈蚀、磨损等状况。在通常情况下,轮轨相互作用是引起钢轨磨损主要原因,特别是处于小半径曲线上的钢轨,磨损问题尤为严重。养护维修要求在钢轨磨损达到一定限度就更换钢轨,以保证列车运营安全。由于公司辖区铁路普遍存在自然环境差、养护维修人员少的特点,对及时更换磨损钢轨带来很大困难,同时也会大幅提高线路养护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钢轨磨损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激光轮廓传感器测量钢轨的磨损,对铁轨的受损状况与使用寿命做出预测。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钢轨磨损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已有磨损的钢轨构建实验模型;
步骤2,建立深度学习框架;
步骤3,基于步骤2建立的学习框架对钢轨的实际磨损程度进行测量。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构建的实验模型为:包括两条已有磨损的钢轨,在两条钢轨上均安装一对平行设置的推轴,在每对推轴中,两个推轴的一端与测距轮连接,测距轮设置在钢轨上,两个推轴的另一端之间通过连杆连接,两个连杆之间通过支架连接,支架上分别设有电脑和GPS定位器,连杆上安装有激光轮廓传感器,测距轮、GPS定位器及激光轮廓传感器均与电脑连接。
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2.1,预先采集训练模型,对训练模型进行深度学习训练,获得学习模型;
步骤2.2,将训练好的模型导入电脑,设置人工操作界面,对上传的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存储。
步骤3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3.1,将仪器单位、作业人员名称、起始里程、行程区间、钢轨型号选择、钢轨测量间隔这些基本信息输入电脑中;
步骤3.2,激光轮廓传感器的光幕与钢轨截面平行,激光轮廓传感器的光幕相对于钢轨剖面中心线偏斜45°角,扫出一条亮线,激光轮廓传感器自动测量出这条亮线上的每一个点的(Z,X)值,并传输到电脑内,通过电脑内的计算机软件将这一组数据换算成钢轨剖面的x轴与y轴的值,由于钢轨磨损发生到钢轨轨面和钢轨内侧,所以,只检测钢轨轨面及钢轨内侧即可的磨损程度即可,将扫描的钢轨磨损后的切面轮廓线与标准轮廓进行对比,得到钢轨垂直磨损和内侧磨损量,总磨损量为垂直磨损和内侧磨损量之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深度学习框架对钢轨的轮廓图进行训练,获得钢轨磨损测试的模型,可以快速检测出该轮廓图属于何种磨损程度,并且可以记录当前位置以便钢轨磨损实际路线图的生成。相比于传统的测量方式有了极大的提高,减少了大量繁琐的计算过程,节省了人力物力,最终实现快速、定期、智能化、信息化的钢轨磨损检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47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