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4650.1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3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丘永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62;G09G3/34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对盒设置;背光光源驱动电路,用于驱动背光模组内的背光光源,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上;通过在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背光光源驱动电路,所述背光光源驱动电路和所述背光光源直接连接,所述背光模组内不需要多余的电路板,因此减小了背光模组厚度,缓解了现有的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过厚的技术问题,同时使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LED)显示装置是一种在一个基板上集成微米级的LED阵列作为显示像素来实现图像显示的显示装置,其每一个像素均可定址、单独驱动点亮,属于自发光显示器,其耗电量小,且色彩饱和度接近OLED,且成本较低,很多厂商将其作为目前的研究重点。
如图1所示,为现有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背板11,设置在背板上的背光源12,驱动板13,后盖14,光学膜片15,所述背板11需要通过一连接线16与驱动板13相连,且现有显示装置多采用多背板拼接方式实现,每个所述背板11均需通过所述连接线16与所述驱动板13连接,即Mini-LED作为背光模组内的背光光源时,需要单独的驱动芯片进行驱动,驱动芯片设置在驱动板(一个单独的电路板)上,增加了背光模组内电路板的数量,进而导致背光模组厚度较大。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过厚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缓解现有的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过厚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
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对盒设置;
背光光源驱动电路,用于驱动背光模组内的背光光源,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上。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背光光源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和连接端子。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上形成有栅极驱动电路。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连接端子包括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一侧边上的第一连接端子,以及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二侧边上的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两侧,且形成有栅极驱动电路。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的底边,所述底边上形成有源极驱动电路。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驱动芯片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上形成有栅极驱动电路。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驱动芯片包括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一侧边上的第一驱动芯片,以及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二侧边上的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两侧,且形成有栅极驱动电路。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驱动芯片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的底边,所述底边上形成有源极驱动电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背光板,所述背光板上设置有背光光源;
液晶显示面板,包括背光光源驱动电路;
连接电路,用于连接所述背光光源驱动电路和所述背光光源。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背光光源驱动电路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46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