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变胞原理的可变刚度的欠驱动仿生机械手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84183.2 | 申请日: | 2019-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7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彭;曹伟龙;李凡杰;孙猛杰;郭亚静;张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韩国胜 |
| 地址: | 11016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指 机械手 驱动单元 手掌 小拇指 小指 抓取 无名指 传动单元 可变刚度 指尖 欠驱动 食指 指根 大拇指 机器人技术领域 仿生机械手 部分固定 仿生机械 滚动连接 柔性接触 稳定性强 依次连接 | ||
1.一种基于变胞原理的可变刚度的欠驱动仿生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指部分、手掌部分、驱动单元和传动单元;
所述手指部分包括大拇指(29)、食指(28)、中指(27)、无名指(26)和小拇指(25),所述大拇指(29)、食指(28)、中指(27)、无名指(26)和小拇指(25)具有相同结构,均包括指根部分(21)、中指部分(22)、小指部分(23)和指尖部分(24),所述指根部分(21)、中指部分(22)、小指部分(23)和指尖部分(24)依次连接;
所述手指部分与手掌部分固定连接;
所述手掌部分与驱动单元通过传动单元滚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驱动仿生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动力源和驱动动力源固定板,所述驱动动力源固定在驱动动力源固定板上,并与传动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驱动仿生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联轴器、丝杠(4)和直线移动光轴(5);
联轴器的一端与丝杠(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动力源连接;
直线移动光轴(5)一端与所述驱动动力源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掌部分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欠驱动仿生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还包括直线移动滑环(6)和指根筋连杆驱动块(20);
直线移动滑块(6)和指根筋连杆驱动块(20)固定连接后套接在直线移动光轴(5)上,直线移动滑块(6)上的螺母与丝杠(4)配合,形成丝杠螺母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驱动仿生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部分包括变刚度手掌机架(19)和手掌机架缓冲层(18),所述手掌机架缓冲层(18)粘贴在变刚度手掌机架(19)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驱动仿生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指根部分(21)包括指根连杆(7)和指根筋连杆(8);
指根连杆(7)的第一端与所述中指部分(22)连接,指根连杆(7)的第二端、第三端与所述手掌部分连接;
指根筋连杆(8)的第一端与所述中指部分(22)连接,指根筋连杆(8)的第二端与所述传动单元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驱动仿生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中指部分(22)包括三脚架连杆(9)、中指筋连杆(10)和中指连杆(11);
三脚架连杆(9)的第一端与中指筋连杆(10)的第二端连接,三脚架连杆(9)的第二端与中指连杆(11)的第三端连接,三脚架连杆(9)的第三端与所述指根部分(21)连接;
中指筋连杆(10)的第一端与小指部分(23)连接;
中指连杆(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与小指部分(2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驱动仿生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小指部分(23)包括小指筋连杆(12)和小指连杆(13);
小指筋连杆(12)的第一端与指尖部分(24)连接,小指筋连杆(12)的第二端、第三端与中指部分(22)连接;
小指连杆(13)的第一端与指尖部分(24)连接,小指连杆(13)的第二端与中指部分(2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任一所述的欠驱动仿生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指连杆(13)和中指连杆(11)的表面均设置有缓冲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欠驱动仿生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采用硅胶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41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