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昆虫振翅识别装置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83819.1 | 申请日: | 2019-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7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翁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爱农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向彬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昆虫 识别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昆虫振翅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捕捉系统(1)、测振系统(2)以及主控系统(3),所述捕捉系统(1)通过主导管(4)与所述测振系统(2)连接,所述测振系统(2)与所述主控系统(3)连接;
所述捕捉系统(1)用于对昆虫进行捕捉;其中,捕捉到的昆虫经过所述主导管(4)进入所述测振系统(2);
所述测振系统(2)用于对昆虫的翅膀振动频率进行测试,并将测试数据反馈给所述主控系统(3),同时在测试完成后将昆虫转移出;
所述主控系统(3)用于根据昆虫的翅膀振动频率数据,对昆虫的种类进行识别;
其中,所述测振系统(2)包括多个测振室(21),对应每个测振室(21)还分别设置第一引导管(22)、第一抽气泵(23)和振动探测仪(24);
所述第一引导管(22)用于连接所述主导管(4)与对应的测振室(21);
所述第一抽气泵(23)用于将所述捕捉系统(1)中的昆虫通过所述主导管(4)和对应的第一引导管(22)后吸入对应的测振室(21);
所述振动探测仪(24)用于对所述测振室(21)中的昆虫进行翅膀振动频率的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振翅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振系统(2)对应每个测振室(21)还分别设置电控阀门(25),所述电控阀门(25)设置在所述主导管(4)与对应第一引导管(22)的连接处;
其中,所述主控系统(3)通过控制所述电控阀门(25),实现所述主导管(4)与对应第一引导管(22)间的连通或隔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昆虫振翅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振系统(2)对应每个测振室(21)还分别设置红外传感器(26),所述红外传感器(26)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引导管(22)内;
其中,所述红外传感器(26)用于检测是否有昆虫经过对应的第一引导管(22)进入对应测振室(21),并反馈给所述主控系统(3),进而由所述主控系统(3)控制所述电控阀门(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振翅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接系统(5),所述对接系统(5)包括存储室(51)、第二抽气泵(52)以及对应每个测振室(21)分别设置的第二引导管(53);
其中,所述第二引导管(53)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室(51)与对应的测振室(21);
所述第二抽气泵(52)用于将完成测试的昆虫从所述测振室(21)经过对应的第二引导管(53)后,吸入所述存储室(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昆虫振翅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系统(5)对应每个测振室(21)还分别设置电控挡板片(54),所述电控挡板片(54)设置在所述测振室(21)与对应第二引导管(53)的接口处;
其中,所述主控系统(3)通过控制所述电控挡板片(54),实现对应测振室(21)与对应第二引导管(53)间的连通或隔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振翅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系统(1)包括捕捉笼(11),所述捕捉笼(11)通过所述主导管(4)与所述测振系统(2)连接;
所述捕捉笼(11)上开设有通道(12),所述通道(12)连通所述捕捉笼(11)的内外部;
所述捕捉笼(11)内还设有诱导器(13),所述诱导器(13)内放置诱导剂,用于诱导外界的昆虫通过所述通道(12)进入所述捕捉笼(1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爱农云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爱农云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38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杀虫灯
- 下一篇:诱杀南美番茄潜叶蛾雌性和雄性成虫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