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智能防伪识别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83818.7 | 申请日: | 2019-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5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华杨;张进;陈挺;刘谷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彩乐智能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7/14;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 地址: | 528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信息 红外光信号 光源接收 识别设备 智能防伪 控制器 光源发射模块 图像传感器 标识码 便携 读取 输出数字化 解码 不可见光 模块输出 图像识别 物品真伪 隐形图像 有效识别 比对 解调 码点 反射 数字化 发射 检测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便携智能防伪识别设备,该设备包括控制器、光源发射模块、光源接收模块、图像传感器,光源发射模块以不可见光形式发射第一红外光信号至被识别物品,光源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红外光信号在被识别物品反射后形成的第二红外光信号,图像传感器用于接收光源接收模块输出的识别图像信息,并对识别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识别处理后输出数字化的识别图像信息至控制器,控制器解调数字化的识别图像信息后获取标识码,并以标识码是否相同作比对被识别物品真伪。本发明的智能防伪识别设备能够针对隐形图像和码点区域进行有效识别和读取,能保证解码速度,检测精度提高,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便携智能防伪识别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伪技术通常是在产品或外包装上印有肉眼可见的防伪图像、编码、条形码、二维码。防伪技术简单,防伪程度较低,容易复制和篡改,检测手段和检测装置单一,且检测装备识别精度较低;随着消费者防伪意思的提高,造假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现有的防伪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防伪需要,防伪技术的更新和检测设备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有一种“隐形”防伪技术,是使用如“无色荧光油墨”等特殊油墨进行防伪印刷的特殊图形、字符或者码点,肉眼不可见,需要借助专业的设备才能识别,防伪效果较好且不容易复制和篡改。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检测设备,只能看到图像和字符,且检测精度低,还不存在针对“隐形”码点进行扫描解码的专用设备,不能对码点进行有效的识别和读取,必须借助近红外光的照射,然后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进行扫描才能识别二维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智能防伪识别设备,该防伪识别设备能够针对隐形图像和码点区域进行有效识别和读取,能保证解码速度,检测精度提高,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携智能防伪识别设备包括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的光源发射模块、光源接收模块、图像传感器,光源发射模块以不可见光形式发射第一红外光信号至被识别物品,光源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红外光信号在被识别物品反射后形成的第二红外光信号,图像传感器用于接收光源接收模块输出的识别图像信息,并对识别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识别处理后输出数字化的识别图像信息至控制器,控制器解调数字化的识别图像信息后获取标识码,并以标识码是否相同作比对被识别物品真伪。
进一步的方案是,光源发射模块包括第一窄带滤波片、红外发射器,第一窄带滤光片用于对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光信号进行带通滤光。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光源接收模块包括第二窄带滤光片、红外接收器以及第一摄像头,红外接收器接收第二窄带滤光片传输的第二红外光信号,第一摄像头与红外接收器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图像处理引擎、解码芯片,处理器、图像处理引擎、解码芯片均与图像传感器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便携智能防伪识别设备还包括LED显示模组,控制器输出图像显示信号至LED显示模组。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便携智能防伪识别设备还包括第二摄像头,第二摄像头与图像传感器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便携智能防伪识别设备还包括RFID识别模组,RFID识别模组与控制器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便携智能防伪识别设备还包括数据存储模组,数据存储模组与控制器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便携智能防伪识别设备还包括WIFI模组,WIFI模组与控制器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便携智能防伪识别设备还包括按键电路,按键电路与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彩乐智能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彩乐智能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38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