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碳混凝土预制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3685.3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5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圣程;姜慧;禄利刚;殷惠光;张朕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40/02;B01D53/14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张旭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南三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废气 混凝土预制件 碳化反应 固碳 混凝土拌合物 预制件 二氧化碳 碳化 制备 养护 除尘处理 多次循环 空气混合 制备过程 除尘 混凝土 成型 硬化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碳混凝土预制件的制备方法,先对工业废气进行除尘处理,然后将工业废气与空气混合控制其所需温度,使工业废气与已完成配料的混凝土拌合物进行碳化反应,然后在混凝土拌合物进入预制件成型及硬化养护阶段,再次将已碳化的工业废气与除尘后的未碳化工业废气混合后,注入混凝土固碳室与混凝土预制件进行碳化反应,这样使工业废气多次循环与混凝土预制件进行碳化反应,直至预制件养护完成。从而本发明能在混凝土预制件制备过程中对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固定,其不仅能降低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同时能保证混凝土预制件所需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固碳混凝土预制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降低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及缩短建筑施工的时间,目前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装配式建筑形式,由于装配式建筑是先在室内场地中浇注建筑预制件,然后将各个预制件运输到施工现场直接进行组装即可,这种方式不仅能大大降低施工现场扬尘等环境污染情况,而且可有效缩短建筑的施工时间。另外现有研究表明:混凝土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混凝土的碳汇在全生命周期内都会发生。由于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型工业锅炉、发电厂的烟气中含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如果大量排放到空气中,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专利号:ZL201510031377.8,专利名称为:“一种利用建筑材料制造具有碳封存功能的混凝土制品的方法”公开了一种建筑材料再利用并封存工业烟气中二氧化碳制作混凝土砌块或多孔砖的方法,但是其只涉及到建筑材料粉末与粘合剂和水混合形成混凝土制品,无骨料添加会造成混凝土制品的力学性能大大降低,易破坏;同时,该方法尚未涉及与混凝土制品碳化反应后残余工业烟气处理,也未考虑工业烟气的高温、富含的粉尘对混凝土制品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在混凝土预制件的制备过程中固定二氧化碳使其不排放到大气中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固碳混凝土预制件的制备方法,能在混凝土预制件制备过程中对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固定,从而不仅能降低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同时能保证混凝土预制件所需的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碳混凝土预制件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A、将工业废气先通过粉尘过滤器进行除尘处理;
B、将已除尘的工业废气与常温空气进行混合,使混合后的工业废气温度为30℃~40℃;
C、根据混凝土预制件所需达到的性能参数,该性能参数需符合混凝土预制件的国家标准,进而确定粗骨料、细骨料、水泥和水的现有配比,然后将粗骨料、细骨料、水泥和水在混合容器内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混凝土拌合物,混合搅拌时间为10~15min,在混合过程中向混合容器内持续注入步骤B处理后的工业废气直至混合搅拌结束后停止,使混凝土拌合物与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碳化反应,并将碳化反应后的工业废气进行收集;
D、将混凝土拌合物和钢筋放置在预制件模具中,并确保混凝土所需的振捣质量,然后将预制件模具放入密闭的混凝土固碳室内,然后向混凝土固碳室内注入步骤B处理后的工业废气,同时通过加湿器使混凝土固碳室内的湿度为35%~65%,使混凝土拌合物与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继续发生碳化反应,并将碳化反应后的工业废气进行收集,混凝土在预制件模具内的养护时间不低于28天;
E、将步骤C和步骤D收集的碳化反应后的工业废气代替步骤B中的常温空气与已除尘的工业废气进行混合,使混合后的工业废气温度为30℃~40℃,并重新注入混凝土固碳室内,循环往复,直至达到混凝土养护时间后将最终的工业废气排出,同时从预制件模具中取出已制成的混凝土预制件。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固碳室为透明橡胶罐体,其体积为预制件模具体积的3~5倍。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预制件的钢筋为防锈钢筋或已进行防锈预处理普通钢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36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钢渣混合土道路基层材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硬耐磨工业地坪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