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独立冷暖空调系统的电动商用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3683.4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2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辉;唐仕兵;张亚驹;刘军;张毅;杨海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巨合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娄淑贤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内燃机 车载空调 温控装置 发电机 冷暖空调系统 电动商用车 蓄电池充电 续航能力 电池用 制热 空调 内燃机驱动 供电 车内环境 单独供电 驱动电池 稳定电池 依次连接 耗能 制冷 升高 电池 消耗 增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独立冷暖空调系统的电动商用车,包括内燃机、车载空调、发电机、蓄电池和电池用温控装置;内燃机与车载空调连接以对车载空调供电来改变车内环境温度;内燃机、发电机、蓄电池依次连接,内燃机驱动发电机以对蓄电池充电;内燃机还与电池用温控装置连接以供电驱动电池用温控装置制冷或制热,以降低或者升高蓄电池所处环境的温度。本发明通过内燃机给车载空调单独供电而无需消耗蓄电池的电能并同时能给蓄电池充电,使用空调的过程中,不仅未减少蓄电池的续航能力,反而能增加续航能力;有效利用内燃机产生的热量进行制热来减少空调的耗能;并对蓄电池单独增设温控装置,控制电池的环境温度,从而稳定电池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商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独立冷暖空调系统的电动商用车。
背景技术
商用车是指所有的货车、专用车、军用车、工程车辆、9座以上的所有客车以及拖拉机、农用车、矿用车等,其不同于轿车和9座以下的主要用于乘坐的乘用车。现有技术电动商用车的动力系统、空调系统与蓄电池连接,均需耗用储电池电能。由于蓄电池储能、充电等技术本身存在技术瓶颈,造成电池续航里程受限,尤其是大中型电动商用车若在不使用空调的情况下,充电一次一般仅能续航200-300km左右。而商用车本身载重较乘用车更大,耗电更快,空调作为大功率耗电设备,其电能靠蓄电池提供,若在电动商用车上使用空调制冷或制热,则会进一步影响电动商用车蓄电池的续行里程。为了不对续航造成影响,有些电动车则没配备空调系统,显然会对乘坐的舒适度造成影响。
另外,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蓄电池的使用和寿命造成影响。比如,温度较低时,蓄电池的可用容量将迅速发生衰减,在过低温度下(如低于0℃)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则可能引发瞬间的电压过充现象,造成内部析锂并进而引发短路。其次,锂离子电池的热相关问题直接影响蓄电池的安全性。如果蓄电池局部过热,并进而引起连锁放热反应,最终造成冒烟、起火甚至爆炸等严重的热失控事件,威胁到车辆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或存放温度影响其使用寿命,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将引起电池寿命的较快衰减。而我国北方冬天的温度低达零下几十度,南方夏天的温度高达四十度左右,都会对电动车蓄电池的性能造成严重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独立冷暖空调系统的电动商用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具有独立冷暖空调系统的电动商用车,包括内燃机、车载空调、发电机、蓄电池和电池用温控装置;内燃机与车载空调连接以对车载空调供电来改变车内环境温度;内燃机、发电机、蓄电池依次连接,内燃机驱动发电机以对蓄电池充电;内燃机、发电机还与电池用温控装置连接以供电驱动电池用温控装置制冷或制热,以降低或者升高蓄电池和所处环境的温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池容纳室,蓄电池设于电池容纳室内,电池用温控装置的出风口与电池容纳室贯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控制器,电池容纳室为封闭式结构,在电池容纳室内或者电池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池用温控装置分别与第一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检测电池容纳室内的温度并反馈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温度数据与预设温度对比分析以控制电池用温控装置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电池用温控装置为采用气体、液体或固体作介质的温控系统。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暖风机,内燃机包括循环冷却水箱,第一暖风机将循环冷却水箱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后吹传送至车内以提升车内温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暖风机和尾气管,尾气管与内燃机连通,内燃机产生的热废气通过尾气管排出,第二暖风机与尾气管中的热废气通过热交换送至车内以提升车内温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与第一暖风机和第二暖风机连接,以控制第一暖风机和第二暖风机单独或者同时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巨合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巨合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36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