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往复运动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3138.5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4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大冢友裕;山崎亮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F04B3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朱美红;谭祐祥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往复 运动 压缩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往复运动压缩机,包括:沿与形成在气缸的端部的开口部交叉的指定的中心轴延伸设置,并以将驱动力从曲轴机构传递至活塞的方式连接于活塞和曲轴机构的活塞杆;被活塞杆贯穿,且关闭气缸的开口部的端盖;以及防止气缸内的气体从端盖与活塞杆之间的空隙泄漏的杆环部。活塞杆具有形成有包围活塞杆的中心轴的环状的槽部的外周面。杆环部包含嵌入于槽部的内周部和与端盖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外周部。据此,降低通过活塞杆与端盖之间的边界泄漏气体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气体的往复运动压缩机。
背景技术
往复运动压缩机(以下称为“压缩机”)使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来压缩气缸内的气体。将作为使活塞往复运动的力的曲轴的旋转力传递至活塞的活塞杆贯穿将形成在气缸的下端的开口部封闭的端盖。一般而言,通过活塞杆与端盖之间的边界空间的气体泄漏利用环状的杆密封件来防止(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0-65693号及特开2015-40519号)。杆密封件被形成为杆密封件的内周部按压于活塞杆的外周面。由于杆密封件的内周部压接于活塞杆的外周面,因此,防止气缸内的气体通过杆密封件的内周部与活塞杆的外周面之间的边界而泄漏的情况。
有时杆密封件的内周部与活塞杆的外周面之间产生微小空隙。此时,气体进入杆密封件的内周部与活塞杆的外周面之间的微小空隙,将推出杆密封件。如果气缸内的气体的压力高,则推出杆密封件的力变强,杆密封件的内周部有时从活塞杆的外周面离开一点点。此时,气缸内的高压的气体会通过形成在杆密封件的内周部与活塞杆的外周面之间的微小的间隙而从气缸的内部空间朝向由端盖隔开的邻接空间泄漏。
如果沿活塞杆连续设有多个杆密封件,则从气缸泄漏气体的风险降低。此时,需要在压缩机内形成配设多个杆密封件的区域,因此,压缩机容易在活塞杆的延伸设置方向上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低气体通过活塞杆(piston rod)与端盖(rearhead)之间的边界泄漏的风险的结构的小型的往复运动压缩机。
本发明一方面所涉及的往复运动压缩机具有生成使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的驱动力的曲轴机构,利用在所述气缸内往复运动的所述活塞压缩流入所述气缸内的气体。往复运动压缩机包括:活塞杆,沿与形成在所述气缸的端部的开口部交叉的指定的中心轴延伸设置,并以使所述驱动力从所述曲轴机构传递至所述活塞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活塞和所述曲轴机构;端盖,被所述活塞杆贯穿,封闭所述气缸的所述开口部;以及杆环部,防止所述气缸内的所述气体从所述端盖与所述活塞杆之间的空隙泄漏。所述活塞杆具有形成有包围所述活塞杆的中心轴的环状的槽部的外周面,所述杆环部包含内周部和外周部,所述内周部被嵌入于所述槽部,所述外周部在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一起沿所述中心轴的延伸设置方向往复运动的期间,与所述端盖的内周面滑动接触。
所述的技术能够让设计者设计出具有降低气体通过活塞杆与端盖之间的边界泄漏的风险的结构的小型的往复运动压缩机。
所述的往复运动压缩机的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将更加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往复运动压缩机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一般的杆密封件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杆环周围的往复运动压缩机的概略放大剖视图。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往复运动压缩机的概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往复运动压缩机(以下,称为“压缩机100”)的概略剖视图。参照图1说明压缩机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31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设备的抽气系统
- 下一篇:一种注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