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镁处理微合金钢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2676.2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8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永;田俊;屈天鹏;王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C21C7/06;C21C7/10;C22C33/06;C22C3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周强;陶海锋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处理 合金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低成本镁处理微合金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成本镁处理微合金钢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方法中的一种:
(1)生产钢种为HR60车轮钢;采用250t转炉冶炼工艺,炉后采用Si-Mn弱脱氧,钢中氧含量控制在0.01wt%;然后LF造渣升温,采用Al深脱氧,然后进行合金化设计,合金化时将钢中Nb含量从基准钢的0.03wt%降为0.02wt%,Ti含量从0.02wt%降为0.01wt%,合金化结束后在RH进行真空脱气,处理结束后破真空,向钢包内喂入Mg-Al-Fe包芯线,喂线速度为3m/s,喂入量为250m;喂线结束后软吹8min,然后采用常规连铸坯工艺浇注成厚度为230mm的板坯连铸坯,连铸坯在高温炉内加热,加热温度为1220℃,再进行开坯轧制,开轧温度1150℃,终轧温度880℃,精轧坯厚度为50mm,轧材厚度为5mm,压缩比为9,在800~500℃进行加速冷却,得到低成本镁处理微合金钢,冷速速率控制在10℃/s;所述低成本镁处理微合金钢中,碳含量0.08wt%,Mg含量为0.002wt%,Nb含量0.02wt%,Ti含量为0.01wt%;基准钢中碳含量0.08wt%,Nb含量0.03wt%,Ti含量0.02wt%;所述Mg-Al-Fe包芯线中,镁含量为10wt%,Al含量为60wt%,Fe含量为30wt%;
(2)生产钢种为X65管线钢;采用250t转炉冶炼工艺,炉后采用Si-Mn弱脱氧,钢中氧含量控制在0.015wt%, LF造渣升温,采用Al深脱氧,然后进行合金化设计;合金化时将钢中Nb含量从基准钢的0.045wt%降为0.030wt%,V含量从0.045wt%降为0.030wt%;合金化结束后在RH进行真空脱气,处理结束后破真空,向钢包内喂入Mg-Al-Fe包芯线,喂线速度为3m/s,喂入量为300m;喂线结束后软吹8min,然后采用常规连铸坯工艺浇注成厚度为230mm的板坯连铸坯;连铸坯在高温炉内加热,加热温度为1200℃,再进行开坯轧制,开轧温度1150℃,终轧温度880℃,精轧坯厚度为50mm,轧材厚度为12mm,压缩比为3.2,在800~450℃进行加速冷却,得到低成本镁处理微合金钢,冷速速率控制在10℃/s;所述Mg-Al-Fe包芯线中,镁含量为15wt%,Al含量为55wt%,Fe含量为30wt%;低成本镁处理微合金钢中,碳含量0.12wt%,Mg含量为0.003wt%;
(3)生产钢种为QSTE500;采用250t转炉冶炼工艺,炉后采用Si-Mn弱脱氧,钢中氧含量控制在0.012wt%;LF造渣升温,采用Al深脱氧,然后进行合金化设计;合金化时将钢中Nb含量从基准钢的0.06wt%降为0.04wt%,Ti含量从0.04wt%降为0.025wt%;合金化结束后在RH进行真空脱气,处理结束后破真空,向钢包内喂入Mg-Al-Fe包芯线,喂线速度为3m/s,喂入量为280m;喂线结束后软吹8min,然后采用常规连铸坯工艺浇注成厚度为230mm的板坯连铸坯;连铸坯在高温炉内加热,加热温度为1220℃,进行开坯轧制,开轧温度1150℃,终轧温度880℃,精轧坯厚度为50mm,轧材厚度为6mm,压缩比为7.3,在800~400℃进行加速冷却,得到低成本镁处理微合金钢,冷速速率控制在10℃/s;所述Mg-Al-Fe包芯线中,镁含量为15wt%,Al含量为60wt%,Fe含量为25wt%。
2.权利要求1所述低成本镁处理微合金钢在制备低成本镁处理微合金钢型材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26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