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柱可视化施工的模板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2524.2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5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雷明锋;张毫毫;李玉峰;钟文京;柳伟;张立;戴亚军;钟志全;谭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21/04;E04G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郑隽;吴婷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平台 模板系统 模板施工装置 施工 导管系统 可视化 立柱 施工技术领域 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 关键部位 可拆卸的 施工准备 透明板材 透明模板 相对设置 柱状结构 中空的 溅射 伸入 拼接 混凝土 污染 保证 | ||
1.一种立柱可视化施工的模板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可视化施工的模板施工装置包括支架平台(1)、模板系统(2)以及导管系统(3);所述支架平台(1)包括第一支架平台以及第二支架平台;所述第一支架平台以及第二支架平台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一支架平台以及第二支架平台相对设置共同拼接形成可拆卸的整体结构;所述模板系统(2)是由透明板材围绕形成的中空的柱状结构;所述模板系统(2)置于第一支架平台以及第二支架平台之间;所述导管系统(3)分别与第一支架平台以及第二支架平台相连;所述导管系统(3)伸入模板系统(2)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可视化施工的模板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平台或第二支架平台均包括框架、转动滚轮(14)以及可伸缩杆(15);所述转动滚轮(14)置于框架底部并通过可伸缩杆(15)与框架相连;所述导管系统(3)分别与第一支架平台的顶部以及第二支架平台的顶部相连并伸入模板系统(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柱可视化施工的模板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滚轮(14)是带自锁功能的可在360°水平面转动的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柱可视化施工的模板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至少包括置于框架顶部的上平层(11)以及置于框架底部的下平层(13);所述上平层(11)上设置有基座(111);所述导管系统(3)分别通过基座(111)与第一支架平台的上平层(11)以及第二支架平台的上平层(1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立柱可视化施工的模板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系统(2)包括透明模板(21)、铰链(22)以及柱箍(24);所述透明模板(21)至少是3个,所述透明模板拼接成柱状中空框架结构;相邻两个透明模板(21)的内表面设置有铰链(22);相邻两个透明模板(21)的外部通过柱箍(24)相连;所述导管系统(3)伸入由透明模板拼接成的柱状中空框架结构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柱可视化施工的模板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透明模板(21)之间填充有橡胶条(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柱可视化施工的模板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模板(21)包括第一透明模板(211)、第二透明模板(212)、第三透明模板(213)以及第四透明模板(214);所述第一透明模板(211)、第二透明模板(212)、第三透明模板(213)以及第四透明模板(214)围成框架中空框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柱可视化施工的模板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系统(3)包括贮料斗(31)、伸缩式导管(32)、防溅射护架(33)以及固定支撑板(34);所述贮料斗(31)通过伸缩式导管(32)与防溅射护架(33)相连;所述固定支撑板(34)上设置有导管贯穿孔;所述伸缩式导管(32)贯穿固定支撑板(34);所述固定支撑板(34)分别与第一支架平台以及第二支架平台相连;所述贮料斗(31)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挂钩(311);所述防溅射护架(33)整体呈水滴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柱可视化施工的模板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可视化施工的模板施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支架平台(1)上与导管系统(3)相连用于控制导管系统(3)伸缩速度的控制系统(4);所述控制系统(4)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有输入面板(41)、箱体内部设置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所述输入面板(41)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相连;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2)通过输出线路(43)与伸缩式导管(32)相连并控制伸缩式导管(32)在透明模板拼接成柱状中空框架结构中的伸缩速度。
10.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柱可视化施工的模板施工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备就位:借助转动滚轮(14)移动设备至待作业位置,并通过转动滚轮(14)的自锁功能固定设备,通过可伸缩杆(15)调整支架平台(1)的姿态,使支架平台(1)处于水平状态;
2)调整模板:通过铰链(22)将第二透明模板(212)、第四透明模板(214)展开,在中间平层(12)以及下平层(13)上分别设置三组柱箍(24),将透明模板(21)拼装成整体,透明模板(21)之间的连接处用橡胶条(23)填充;
3)安放导管:将固定支撑板(3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架平台以及第二支架平台的上平层基座(111)上,然后将贮料斗(31)、伸缩式导管(32)、防溅射护架(33)拼装连接后,固定放置在固定支撑板(34)拼装成的圆孔上,通过伸缩式导管(32)伸缩将防溅射护架(33)送至由透明模板(21)拼接成的柱状中空框架结构的底部;
4)输入控制参数:通过输入面板(41)输入单位时间可浇筑混凝土量以及单位高度待浇筑混凝土空间体积;
5)启动浇筑:将混凝土泵管安设与贮料斗(31)的挂钩(311)上,开启电源及喷射混凝土制备与输送等配套设备,透过透明模板(21)实时监控混凝土浇筑质量,及时进行调控,直至浇筑施工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南大学;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25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