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水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2284.6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7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水亮亮;郑晓光;陈亚杰;吴立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7/00 | 分类号: | E02D37/00;E02D15/06;C04B28/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超高 性能 混凝土 加固 水下 混凝土结构 方法 | ||
1.一种利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水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待加固区表面清理;
步骤2:待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基础清理;
步骤3:钢筋笼安放,钢筋笼安放于待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且应至少覆盖待加固区;
步骤4:模板安装,模板安放于待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且位于钢筋笼外侧;
步骤5:倾倒碎石与石屑,向模板与待加固混凝土结构的间隙中进行倾倒碎石与石屑;
步骤6:灌注水下快硬砂浆;
步骤7:灌注超高性能混凝土;
步骤8:养护后拆模;
步骤5按先倾倒碎石后倾倒石屑的顺序向模板与待加固混凝土结构的间隙中进行倾倒,碎石选用连续级配,且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加固厚度的1/3,倾倒量应保证碎石层顶部距待加固区下方300~400mm,石屑粒径范围为2-10mm,倾倒厚度为100~150mm;
步骤6选用的水下快硬砂浆在灌注完3h后抗压强度达10MPa以上,灌注过程中灌料口应保持在水下快硬砂浆浆料面以下,灌注厚度为200~250mm;
步骤7选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灌注应在步骤6完成3h后进行,灌注过程中灌料口应保持在超高性能混凝土浆料面下≥200mm处,所述步骤7选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拉伸应变强化特性及良好的水下抗分散性能;
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组成包括:水泥、矿粉、粉煤灰、硅灰、石英砂、石英粉、石灰石粉、钢纤维、粘度调节剂、减水剂、消泡剂及水,各原材料重量比为:
水泥 100
矿粉 25-50
粉煤灰 15-20
硅灰 15-40
石英砂 55-90
石英粉 36-60
石灰石粉 25-44
钢纤维 17.8-38.5
粘度调节剂 0.06-0.16
减水剂 1.1-2.4
消泡剂 0.2-0.4
水 26-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水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待加固区为待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受损部位及其上下20cm范围内区域,由潜水员利用高压水枪对待加固区表面进行清理,去除表面污物及松动的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水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钢筋笼根据待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形状由两个对称结构经绑扎或焊接的方式连接而成,钢筋笼由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构成,且横向钢筋在外侧,钢筋笼安放于待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水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模板根据待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形状由两个对称结构经螺栓紧固而成,模板安放于待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且模板内壁与钢筋笼间距离为20~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水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及步骤7中采用灌料软管进行灌料,灌料软管的内径应为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纤维长度的2~3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水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步骤8的特征在于超高性能混凝土完成灌注后应进行不小于24h的养护,随后再进行拆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22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节运行期风力发电机基础差异沉降的调平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冻土挖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