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数据处理系统架构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2091.0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9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程海瑞;贾武;邵岩;孙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H04B10/07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数据处理系统 架构 处理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纤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有效管理光纤。包括:管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终端及检测仪表;管理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通过通信网络与终端连接;ODN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多个ODN设备,或向终端的APP下发工单完成光纤数据采集,其中,每个ODN设备包括主机、便携工具、多个光纤接口及对应的光纤电子标签接口,并通过光纤接口分别连接多条光纤,每条光纤对应一个电子标签;终端通过便携工具和检测仪表采集到光纤数据,将数据上传至数据分析系统;所述数据分析系统用于根据所述多条光纤的数据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光纤的维护管理与评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数据的处理系统架 构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网络技术的发展,光纤到小区、光纤到大楼、光纤到户 已经开始应用,光纤跳线的数量越来越多,传统的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采用无源的方案,在光纤跳线的两端端口 上粘贴指示标签,指示该光纤需要插入的配置端口,操作人员根据指 示标签连接光纤跳线或维护光纤连接。
光网络快速建设,从全国范围内看,光纤接入(fiber-to-the-x, FTTX)光纤大约3亿多条,平均一个省/直辖市大约一千万条。FTTX 光纤经过不供电的光分配器,无法像管理传输电信号的数字用户线路 (x digital subscriber line,xDSL)铜线那样在局端通过命令行直接测 量线路衰减、线路长度、信噪比等参数。如何有效的管理维护光纤资 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数据的处理系统架构及方法,用于 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光纤资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一种光纤的管理系统架构,包括:管理系统、数据分 析系统、终端及检测仪表;所述管理系统通过通信网络与所述终端连 接,所述终端通过第一蓝牙接口与所述检测仪表连接;所述管理系统 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光纤数据的采集工单;所述检测仪表用于根据所 述采集工单采集光分配网络设备的光纤性能数据;所述终端用于通过 所述检测仪表获取并向所述数据分析系统发送所述光纤性能数据;所 述数据分析系统用于通过所述管理系统获取所述光分配网络设备的 拓扑数据,及通过所述终端获取所述光纤性能数据;所述数据分析系 统还用于根据所述光纤数据和所述拓扑数据进行所述光分配网络设备的光纤性能评估分析及光功率预算分析。
可选的,所述终端还用于获取所述检测仪表发送的注册请求,所 述注册请求包括所述检测仪表的序列号;所述终端还用于:当所述序 列号为所述采集工单中的序列号列表中任意一个序列号时,将从所述 管理系统获取的配置文件发送给所述检测仪表,其中,所述配置文件 包括:检测波长、所述光分配网络设备的光纤长度、所述光分配网络 设备的拓扑数据中分光器数量以及每个分光器的分光比,所述注册请 求及所述配置文件通过套接字封装后由所述第一蓝牙接口进行传输。
可选的,本发明中所述光分配网络设备还包括:光纤盒、主机、 便携工具,所述便携工具与所述终端通过第二蓝牙接口连接;所述光 纤盒包括多个光纤接口、与所述多个光纤接口一一对应的电子标签接 口,所述光纤盒还连接有多条带有电子标签的光纤,其中,所述光纤 与所述光纤接口连接,所述光纤的电子标签与所述光纤接口对应的电 子标签接口连接,所述光纤的电子标签接口通过电路与所述主机连 接;所述主机通过网线与所述便携工具连接,所述主机通过通信网络 与所述管理系统连接;所述终端还用于通过所述便携工具采集所述光 分配网络设备的基础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所述光纤的电子标签的 信息数据和所述主机的信息数据。
具体的,被检测光纤通常位于所述光纤盒,通过尾纤连接所述光 纤盒上的所述光纤接口,与所述检测仪表的光纤接口;所述尾纤附着 有所述电子标签,所述尾纤的电子标签的ID为用于检测的电子标签 I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20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远程网络控制的门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网关自适应接入无源光网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