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识别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1953.8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5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明;王海生;丁小梁;王鹏鹏;李秀锋;张晨阳;李佩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焦玉恒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模组 及其 制作方法 驱动 方法 显示装置 | ||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的制作方法、指纹识别模组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该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多个超声波接收传感器,配置为接收超声波;以及至少一个超声波发射传感器,被配置为发射超声波,各超声波接收传感器包括第一压电材料层,各超声波发射传感器包括第二压电材料层,第二压电材料层的材料与第一压电材料层的材料不同。该指纹识别模组可提高该指纹识别模组的发出的超声波的能量,以提高指纹识别性能,还可降低指纹识别模组的制作成本和制作难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的制作方法、指纹识别模组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指纹识别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指纹识别技术可通过比较不同指纹的细节特征点来进行鉴别,从而达到身份识别的功能。通常,指纹识别技术可分为光学式指纹识别技术、硅芯片式指纹识别技术和超声波式指纹识别技术。
目前,超声波式指纹识别技术是各大厂商热门的研究方向。超声波指纹识别结构主要为三叠层结构,包括驱动电极、接收电极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压电层。当对驱动电极和接收电极加载驱动电压时,压电层受到电压激发产生逆压电效应,向外发射第一超声波。该第一超声波接触手指后,被手指反射回第二超声波。由于指纹包括谷和脊,所以被指纹反射回到压电层的第二超声波震动强度有差异,此时,对驱动电极加载固定电压,则压电层可将第二超声波转换成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通过接收电极传输给指纹识别模块,根据该电压信号判断指纹中谷和脊的位置。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的制作方法、指纹识别模组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该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多个超声波接收传感器,配置为接收超声波;以及至少一个超声波发射传感器,被配置为发射超声波,各超声波接收传感器包括第一压电材料层,各超声波发射传感器包括第二压电材料层,第二压电材料层的材料与第一压电材料层的材料不同。该指纹识别模组可提高该指纹识别模组的发出的超声波的能量,以提高指纹识别性能,还可降低指纹识别模组的制作成本和制作难度。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其包括:多个超声波接收传感器,配置为接收超声波;以及至少一个超声波发射传感器,被配置为发射超声波,各所述超声波接收传感器包括第一压电材料层,各所述超声波发射传感器包括第二压电材料层,所述第二压电材料层的材料与所述第一压电材料层的材料不同。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模组中,所述第二压电材料层的压电应变常数大于所述第一压电材料层的压电应变常数。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模组中,所述第一压电材料层的压电电压常数大于所述第二压电材料层的压电电压常数。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模组中,所述第一压电材料层的材料包括聚偏氟乙烯,所述第二压电材料层的材料包括氮化铝或锆钛酸铅压电陶瓷。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模组中,各所述超声波接收传感器还包括第一接收电极和第二接收电极,所述第一接收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压电材料层的一侧,所述第二接收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压电材料层远离所述第一接收电极的一侧,各所述超声波发射传感器还包括第一发射电极和第二发射电极,所述第一发射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压电材料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发射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压电材料层远离所述第一发射电极的一侧。
例如,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基板,位于所述第一接收电极远离所述第一压电材料层的一侧,且包括被配置为与指纹接触的接触面,所述第一发射电极位于所述第二接收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例如,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第一接触电极;以及第二接触电极,所述第一接触电极和所述第二接触电极与所述第二接收电极同层设置,各所述超声波发射传感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压电材料层中的过孔和连接电极,所述第一接触电极直接与所述第一发射电极接触设置,所述连接电极穿过所述过孔将所述第二发射电极与所述第二接触电极电性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19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