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APVC心上术后再狭窄的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1663.3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5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会文;王利生;施国丞;朱放;裴羽尘;夏闻进;祝忠群;温臣;张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7/00;G16H30/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12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apvc 心上 术后 狭窄 风险 预测 模型 构建 方法 | ||
1.一种TAPVC心上术后再狭窄的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构建风险预测深度学习模型:于术后对患儿行胸部CT检查;在三维建模软件中重建心脏和肺静脉三维实体模型,标记出左心房和肺静脉;使用几何分析软件,分析计算以下空间关系:①共汇静脉与左心房长轴的距离,②共汇静脉与左心房长轴的角度,③左侧两条肺静脉分支之间的角度,④右侧两条肺静脉分支之间的角度,⑤左侧两条肺静脉分支分别与共汇静脉之间的角度,⑥右侧两条肺静脉分支分别与共汇静脉之间的角度;将以上各空间关系与患者术后再狭窄预测结果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所述的左心房长轴其制作方法为:建立一个椭圆,所述椭圆将左心房包容于内部且左心房最外表面的凸点与所述椭圆相切,所述椭圆的长轴即为左心房长轴;
步骤S2:构建训练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专业医生的诊断结果;
步骤S3:训练风险预测深度学习模型:用训练集进行训练学习、调参;
步骤S4:验证风险预测深度学习模型:经多个相关验证集的测试,直至达到性能和准确度的要求,其中验证集每条记录包括的项目种类和要求与训练集资料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共汇静脉与左心房长轴的距离指肺静脉中心线在肺静脉表面的各投影点和肺静脉中心线到左心房的各投影点之间的距离的集合;所述的共汇静脉与左心房长轴的角度指共汇静脉中心线与左心房长轴之间的实际夹角;所述的左侧两条肺静脉分支之间的角度指左上肺静脉中心线与左下肺静脉中心线之间的角度;所述的右侧两条肺静脉分支之间的角度指右上肺静脉中心线与右下肺静脉中心线之间的角度;所述的左侧两条肺静脉分支分别与共汇静脉之间的角度指左上肺静脉中心线与共汇静脉中心线之间的角度,以及左下肺静脉中心线与共汇静脉中心线之间的角度;所述的右侧两条肺静脉分支分别与共汇静脉之间的角度指右上肺静脉中心线与共汇静脉中心线之间的角度,以及右下肺静脉中心线与共汇静脉中心线之间的角度。
3.一种TAPVC心上术后再狭窄的风险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险预测装置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训练集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专业医生的诊断结果;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患儿术后胸部CT结果,重建心脏和肺静脉三维实体模型,标记出左心房和肺静脉,分析计算以下空间关系:①共汇静脉与左心房长轴的距离;②共汇静脉与左心房长轴的角度;③左侧两条肺静脉分支之间的角度;④右侧两条肺静脉分支之间的角度;⑤左侧两条肺静脉分支分别与共汇静脉之间的角度;⑥右侧两条肺静脉分支分别与共汇静脉之间的角度;所述的左心房长轴其制作方法为:建立一个椭圆,所述椭圆将左心房包容于内部且左心房最外表面的凸点与所述椭圆相切,所述椭圆的长轴即为左心房长轴;
风险预测模块:用于基于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经深度学习获得的风险预测模型,在所述计算模块获得的空间关系的基础上,计算得到患儿术后再狭窄发生的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险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汇静脉与左心房长轴的距离指肺静脉中心线在肺静脉表面的各投影点和肺静脉中心线到左心房的各投影点之间的距离的集合;所述的共汇静脉与左心房长轴的角度指共汇静脉中心线与左心房长轴之间的实际夹角;所述的左侧两条肺静脉分支之间的角度指左上肺静脉中心线与左下肺静脉中心线之间的角度;所述的右侧两条肺静脉分支之间的角度指右上肺静脉中心线与右下肺静脉中心线之间的角度;所述的左侧两条肺静脉分支分别与共汇静脉之间的角度指左上肺静脉中心线与共汇静脉中心线之间的角度,以及左下肺静脉中心线与共汇静脉中心线之间的角度;所述的右侧两条肺静脉分支分别与共汇静脉之间的角度指右上肺静脉中心线与共汇静脉中心线之间的角度,以及右下肺静脉中心线与共汇静脉中心线之间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险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专业医生的诊断结果包括患者术后再狭窄发生与否,或者患者术后再狭窄发生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险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险预测装置还包括调整模块,用于医生根据所述空间关系以外的参数对患儿术后再狭窄发生的情况做调整。
7.一种非诊断和治疗目的的TAPVC心上术后再狭窄的风险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于术后对患儿行胸部CT检查;
步骤S2:在三维建模软件中重建心脏和肺静脉三维实体模型,标记出左心房和肺静脉;
步骤S3:使用几何分析软件,分析计算以下空间关系:①共汇静脉与左心房长轴的距离,②共汇静脉与左心房长轴的角度,③左侧两条肺静脉分支之间的角度,④右侧两条肺静脉分支之间的角度,⑤左侧两条肺静脉分支分别与共汇静脉之间的角度,⑥右侧两条肺静脉分支分别与共汇静脉之间的角度;所述的左心房长轴其制作方法为:建立一个椭圆,所述椭圆将左心房包容于内部且左心房最外表面的凸点与所述椭圆相切,所述椭圆的长轴即为左心房长轴;
步骤S4:根据步骤S3获得的空间关系,代入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经深度学习获得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TAPVC心上术后再狭窄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16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