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能雾化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81470.8 | 申请日: | 2019-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4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聪;蔡自光;郑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F24F6/00;F24F11/89;F24F13/00;F24F13/20;A61L2/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顿海舟;龙木弟 |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机构 蓄水腔 分子筛 雾化装置 蒸汽发生装置 雾化风机 排汽机构 三通结构 出汽口 进水端 雾化水 加水 连通 输出 | ||
1.一种混能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机体内设有第一雾化机构和第二雾化机构;
第一雾化机构包括蓄水腔、分子筛和雾化风机,分子筛安装在蓄水腔内,雾化风机用于产生流经所述分子筛的气流;
第二雾化机构包括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进水端与所述蓄水腔连接;
第一雾化机构、第二雾化机构的出汽口与蓄水腔连通形成三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能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机体内还设有加水排汽机构,所述加水排汽机构包括上部设有第一开口的加水排汽室,以及加水通道,加水通道连接于加水排汽室下侧并与蓄水腔连通;所述第一雾化机构和第二雾化机构出汽口分别与加水排汽机构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能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雾化机构还包括水泵,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进水端通过所述水泵与蓄水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能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雾化机构还包括风机安装架,所述风机安装架设置在所述蓄水腔上部或侧部,所述风机安装架上设有供雾化风机安装的第一安装孔,以及供加水排汽机构安装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加水排汽机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并插入所述蓄水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能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还包括雾气缓冲装置,所述雾气缓冲装置设有雾气缓冲腔,所述雾气缓冲腔与所述加水排汽机构连通,所述第二雾化机构的出汽端接入所述雾气缓冲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能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气缓冲装置内设有紫外线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能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排汽室下部设有第一出汽口,其侧部设有第二出汽口;
所述第一出汽口与第二雾化机构的出汽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汽口与第一雾化机构出汽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能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机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能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湿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机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能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和上盖,所述外壳设置在机体外,所述外壳对应所述第一开口设有第二开口;
所述上盖可拆卸密封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上,所述上盖包括外盖和内盖,所述外盖中部设有第三开口,所述内盖与所述第三开口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14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独立式空气质量检测改善设备的构造
 - 下一篇:产生负离子的雾化式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