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级电容供电的电源防护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1220.4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8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俞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能电容电路 缓启动电路 超级电容 过压防护 输出端子 输入端子 电路 电源防护电路 供电 供电系统 过压保护电路 车载控制器 储存电能 输入电压 外部电源 运行过程 掉电 上电 充电 防护 输出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供电的电源防护电路,包括输入端子、过压保护电路、缓启动电路、储能电容电路以及输出端子,其中,外部电源由输入端子输入,经过过压防护电路、缓启动电路和储能电容电路后,通过输出端子输出给车载控制器供电,所述过压防护电路在输入电压过高时对电路进行防护,所述缓启动电路用于抑制储能电容电路充电引起的瞬间过流,所述储能电容电路用于储存电能并在输入端子无输入时继续为输出端子提供电能。本发明具有过压防护电路,能有效防止过压造成的影响,具有缓启动电路,能保证超级电容供电系统运行过程中10ms以内掉电的情况,且上电时不会导致过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超级电容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超级电容储能有轨电车在站内充电时间仅为20~30s,充电峰值功率可达兆瓦,端口电压也远高于常规电池储能汽车充电电压,针对无接触网的超级电容储能式轨道交通,不但要解决车辆研制技术,还需要解决高压大功率充电技术及其装置研制,才能实现超级电容储能电车的安全运营。
如图1所示,是一种现有的有轨电车车载设备超级电容供电方法:变电站10KV交流电经过充电柜的上下行充电线连接靠近站台的有轨电车,通过充电接口对列车超级电容储能设备进行充电,然后通过车载电子设备电压变换后输出给车载控制器供电。
其中,上下行充电线最高电压可以达到900VDC,充电过程电流可高达1800安培。超级电容除了给机车提供动能,车载电子设备还输出24VDC,并通过额定电流为6A的直流断路器保护后给车载控制器提供电源。
由于24VDC输入电源的限制,车载控制器电源采用3种隔离的DC-DC模块,将24VDC电源转成隔离后的24VDC、5VDC和3VDC电源,现有的DC-DC模块输入电压范围可以达到18~36VDC,对电压的波动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现有的车载设备电源将超级电容900VDC转换成24VDC,能满足有轨电车车载设备大部分时间的正常工作。但是设备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下超级电容充放电十分频繁,列车在移动充电过程中可能存在电弧的影响,加上实际运行中可能还存在其他干扰,多种因素造成超级电容供电的车载设备电源很难满足稳定性要求,某些特殊干扰还是会导致输出电源短暂的不稳定造成重启的现象。
测试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24VDC的输入波形,偶尔发现存在电压过低16VDC左右,或过高32VDC的情况,这些干扰维持时间低于10ms。进一步分析,低于16VDC的电压应该是造成偶尔重启的主要原因,因为此时DC-DC模块输入端电流将倒流回输入电源端造成DC-DC模块输出电压不足,导致系统重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超级电容供电的电源防护电路,防止过压造成的影响,并避免瞬间过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级电容供电的电源防护电路,包括输入端子、过压保护电路、缓启动电路、储能电容电路以及输出端子,其中,外部电源由输入端子输入,经过过压防护电路、缓启动电路和储能电容电路后,通过输出端子输出给车载控制器供电,所述过压防护电路在输入电压过高时对电路进行防护,所述缓启动电路用于抑制储能电容电路充电引起的瞬间过流,所述储能电容电路用于储存电能并在输入端子无输入时继续为输出端子提供电能。
优选的,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R1、与压敏电阻R1连接的气体放电管D1、气体放电管D2,以及与气体放电管D1、气体放电管D2连接的TVS管D3、TVS管D4。
优选的,所述缓启动电路包括电容C2、电阻R8和R9构成的延时电路以及用于保护MOS管的稳压管D7。
优选的,所述储能电容电路包括若干储能电容、防止外部电源跌落时储能电容对外部电源供电的二极管D6,以及用于电压泄放的电阻R10和电阻R11。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12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