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吴茱萸内酯在制备抗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1176.7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6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谢治深;袁永;张振强;高改;王潘;宋军营;曾华辉;王辉;苏运芳;李中华;马金莲;赵建平;蒋亚丽;张俊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66 | 分类号: | A61K31/366;A61P2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赵超 |
地址: | 450046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吴茱萸内酯 指标水平 制备抗炎 模型组 剂量依赖性 表达水平 抗炎药物 抗炎作用 炎症模型 脂多糖 应用 升高 细胞 成功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吴茱萸内酯在制备抗炎的药物中的应用。脂多糖致炎是经典的炎症造模模型,IL‑10等炎症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可以用于指示炎症轻重程度。本发明实验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炎症相关指标水平显著升高,说明炎症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的吴茱萸内酯组细胞中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呈现剂量依赖性,说明吴茱萸内酯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具备开发成抗炎药物的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已知化合物的新用途,具体涉及吴茱萸内酯在制备抗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当感染和炎症发生后,IL-10等炎症相关指标的升高水平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因而可以用于判断炎症的轻重程度。
目前尚无吴茱萸内酯具有抗炎活性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吴茱萸内酯在制备抗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
吴茱萸内酯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吴茱萸内酯的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抗炎的药物制剂,以吴茱萸内酯或其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为药物活性成分,制成药学上可以接受的制剂剂型。
优选地,所述制剂剂型包括片剂、胶囊、注射剂或口服液。
有益效果:
脂多糖致炎是经典的炎症造模模型,IL-10等炎症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可以用于指示炎症轻重程度。本发明实验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炎症相关指标水平显著升高,说明炎症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的吴茱萸内酯组细胞中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说明吴茱萸内酯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具备开发成抗炎药物的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一、实验材料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购自Sigma公司;二甲基亚砜(DMSO)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吴茱萸内酯购自成都普菲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胎牛血清购自浙江天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MEM高糖培养基购自Cellgro公司。
二、实验方法
1、细胞培养
取出保存于液氮冷冻的RAW264.7细胞株,迅速置于37℃水浴中振荡至细胞融化后,转入已加入培养基的离心管中,以1000rpm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加入少量培养基并轻轻吹吸均匀,培养基为含有10%胎牛血清、1%双抗的DMEM高糖培养基,将细胞悬液移入培养皿,在37℃、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2、细胞模型的制备
将对数生长期的RAW264.7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每孔2mL,培养24h后,按照如下分组进行处理:
对照组:新鲜培养基;
LPS组(模型组):更换为含有1μg/mL的LPS的新鲜培养基;
吴茱萸内酯组:更换为含5、10、20μM吴茱萸内酯和1μg/mLLPS的新鲜培养基培养。
继续培养24h小时后收集细胞测定相关炎症指标。
3.mRNA表达量的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1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