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道宽应变宽温域高安全性的推进剂压缩应力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0305.0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0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闫东峰;谢侃;魏志军;白龙;王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正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邬晓楠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装置 高安全性 压缩应力 保温箱 多通道 推进剂 宽温 多通道传感器 多通道测试 减速装置 安全箱 可更换 压杆 材料力学性能 测试技术领域 材料试验机 测试数据 低应变率 控制材料 上下移动 系统误差 试验机 应变率 采集 测试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通道宽应变宽温域高安全性的推进剂压缩应力测试装置,属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多通道宽应变宽温域高安全性的推进剂压缩应力测试装置,包括:可更换减速装置、保温箱、安全箱、多通道传感器、多通道测试平台和材料试验机压杆。所述可更换减速装置用于控制材料试验机压杆上下移动;安全箱位于保温箱外侧;多通道测试平台置于保温箱底部;测试数据通过多通道传感器采集。本发明能够同时适用于低应变率(0~1/s)和中应变率(1~100/s)测试,且能够保证无系统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通道宽应变宽温域高安全性的推进剂压缩应力测试装置,属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固体推进剂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核心构成部分,随着军事装备技术的发展,诸如炮射导弹等大载荷装备的出现使得推进剂的力学性能也受到严峻的考验。因此,测试推进剂的力学性能成为新时代武器装备发展的研究重点。固体推进剂工作环境复杂,除了要承受高过载外,其温度环境也剧烈变化。同时,由于推进剂的危险性,如何在实验中安全高效的测试推进剂性能十分重要。
推进剂在高轴向发射过载条件下推进剂装药变形达到中应变率(0~100/s)水平。同时,炮射导弹在运输、使用中可能承受-50~70℃的恶劣温度条件,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推进剂力学性能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其抗过载能力。在装药抗过载设计中需要建立考虑不同温度下的应变率相关本构模型,通过应用到有限元计算进行不同温度下改性双基推进剂抗过载结构设计。
目前,国内对于推进剂低应变率水平(应变率<1/s)压缩试验技术比较成熟,采用材料万能试验机结合原位保温的方式能够获得不同温度下推进剂低应变率水平应力应变响应。而对于中应变率(1~100/s)范围的压缩试验,现有技术能够完成常温状态的推进剂力学响应测试(CN104237018B)。但对于宽应变率(0~100/s),国内目前一般采用分别测试,即分为低应变(<1/s)和中应变(1~100/s),会存在应为系统误差导致的宽应变率不准确;不同温度条件的力学响应测试存在一定困难,中应变率条件下高速动作在相对密封的低应变率原位保温装置会产生较大的压力扰动,降低测试精度;同时,含能的改性双基推进剂在高速压缩时,在低温条件下可能发生碎片飞溅,而高温条件下可能出现燃烧或爆炸的安全隐患;此外,中应变率测试方法一般一次只能测试一个试样,效率低下。因此需要设计满足不同试验温度条件、满足宽应变率调节的同时,具有高精度、更高安全性和高效的测试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推进剂宽应变率测试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一种多通道宽应变宽温域高安全性的推进剂压缩应力测试装置,该装置可以安全有效地同时进行多个推进剂药柱的检测,且测试精度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多通道宽应变宽温域高安全性的推进剂压缩应力测试装置,包括:可更换减速装置、保温箱、安全箱、多通道传感器、多通道测试平台和材料试验机压杆。
所述可更换减速装置用于控制材料试验机压杆上下移动;安全箱位于保温箱外侧;多通道测试平台置于保温箱底部;测试数据通过多通道传感器采集。
所述安全箱能够完全包裹压杆与平台;
所述材料试验机的传动方式为液压式。
所述可更换液压减速装置,能够更换不同的材料试验机压杆,使材料试验机压杆以不同的速度前进,以便能够同时适用于低应变率(0~1/s)和中应变率(1~100/s)测试,且能够保证无系统误差。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多通道宽应变宽温域高安全性的推进剂压缩应力测试装置,采用多通道测试系统,将平台分为多个通道,每个通道的传感器也分别放置,可同时测试多个推进剂样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03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