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纯苯甲醚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9935.6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8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裴霏;杨林;冯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C41/34 | 分类号: | C07C41/34;C07C41/42;C07C41/38;C07C43/205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高雪霞 |
地址: | 721016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纯 甲醚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纯苯甲醚的工艺,采用1,3‑丙二醇、1,2‑丙二醇、丙三醇中任意一种与甲酚质量比为(5~15):1的混合液为萃取剂,将苯甲醚和水的共沸物在萃取塔中经萃取剂萃取后,萃取塔的塔顶采出物苯甲醚粗品经精制塔精制获得苯甲醚纯品,萃取塔的塔底物水与萃取剂,经脱水塔脱水后,脱水塔的塔顶采出水可直接排放,脱水塔塔底物萃取剂可循环利用。本发明方法分离了苯甲醚和水,使用萃取剂后降低了塔高和回流比,提高了分离效率,大大降低了能耗,降低了分离成本。本发明具有分离效率高、苯甲醚纯度高、萃取剂可循环利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苯甲醚的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分离苯甲醚与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甲醚又名大茴香醚、茴香醚、甲氧基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于它具有特殊的香味,可作为肥皂与洗涤剂的添加剂;在合成香料、染料、肠内杀虫剂中用作中间体;由于其介电常数大、沸点高可作为优良的通用试剂、引发剂、溶剂、恒温器填充物等,另外由于它能提高汽油辛烷值也可作为汽油添加剂代替甲基叔丁基醚,还可以在印刷工业和油漆颜料工业中作溶剂及合成树脂和燃料的添加剂。近年来,市场对苯甲醚的需求量急剧增长。
苯甲醚的合成方法根据甲基化试剂的不同主要有硫酸二甲酯法、碳酸二甲酯法及甲醇法。硫酸二甲酯法具有反应温度低、目标产物选择性好、成本低的优点,但所使用的硫酸二甲酯是剧毒品,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苯酚转化为苯酚钠,需要使用大量的氢氧化钠,产生大量的含盐废水,后处理困难,导致该法环境污染严重,此工艺已经淘汰;而碳酸二甲酯法与甲醇法采用绿色甲基化试剂碳酸二甲酯与甲醇,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固体废弃物,是目前极具工业应用前景的两种绿色合成路线。
碳酸二甲酯法及甲醇法两种生产工艺的产物中均生成水,而水与目标产物苯甲醚可形成共沸物,导致苯甲醚分离提纯困难,成为限制其工业应用的短板。虽然利用苯甲醚与水其自身极性不同可通过相分实现分离,但相分需要较长时间且需要加入大量破乳剂,得到的仅是含水量较少的苯甲醚粗品,需要加入大量的脱水剂硫酸镁、氯化钙等继续干燥脱水、过滤后方可达到市售苯甲醚的要求,分离耗时费力、产生固废较多,同时水相中因含有苯甲醚而难以处理,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开发一种分离效率高、无污染、能耗低的分离工艺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复合萃取剂一步将苯甲醚与水分离,无需分相,进一步经过精馏得到纯品苯甲醚并回收萃取剂的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将苯甲醚与水的共沸物采用共沸物进料泵打入萃取塔,萃取剂采用萃取剂进料泵打入萃取塔,所述萃取塔的理论塔板数不小于15块,共沸物的进料位置为第10~13块理论塔板处,萃取剂的进料位置为第2~5块理论塔板处,所述的萃取剂为1,3-丙二醇、1,2-丙二醇、丙三醇中任意一种与甲酚质量比为(5~15):1的混合液,萃取剂与共沸物的进料质量比为(2~6):1,萃取塔的回流比控制为1:(2~7)、压力为0.01~1MPa;萃取塔塔顶采出物苯甲醚粗品经粗苯甲醚进料泵打入精制塔,所述精制塔的理论塔板数不小于6块,进料位置为第2~4块理论塔板处,精制塔回流比控制为1:(1~5)、压力与萃取塔相同;萃取塔塔底物为水与萃取剂,经粗品萃取剂进料泵打入脱水塔,所述脱水塔的理论塔板数不小于6块,进料位置为第3~5块理论塔板处,脱水塔的回流比控制为1:(1~5)、压力与萃取塔相同;精制塔塔顶采出物为少量苯甲醚与水共沸物,经共沸物回收泵循环回共沸物进料泵,精制塔塔底物为苯甲醚纯品,经产品出料泵打入苯甲醚储罐;脱水塔塔顶采出水经采用水进料泵打入水储罐,脱水塔塔底物为萃取剂,经萃取剂回收泵打入萃取剂储罐循环利用。
上述提纯苯甲醚的工艺中,优选萃取剂与共沸物的进料质量比为(3~5):1,所述萃取剂优选1,3-丙二醇、1,2-丙二醇、丙三醇中任意一种与甲酚质量比为(8~12):1的混合液。
上述提纯苯甲醚的工艺中,优选萃取塔的回流比控制为1:(4~6)、压力为0.1~0.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文理学院,未经宝鸡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99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