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脱离高脱除率发泡胶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9327.5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5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任寒晟;黄敬;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澳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0 | 分类号: | C09J7/20;C08L63/00;C08L67/02;C08L83/04;C08L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离 脱除 发泡 胶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脱离高脱除率发泡胶带,包括胶带基层,还包括在所述胶带基层的上、下面均设置有上胶膜层、下胶膜层,且上胶膜层的上方涂覆有保护层,下胶膜层下方贴合有发泡层,所述发泡层、下胶膜层、胶带基层上的具有矩阵分布的多个相互贯通的点状穿孔。在发泡层、下胶膜层、胶带基层上的具有矩阵分布的多个相互贯通的点状穿孔后再将其热压成型,由于点状穿孔的存在,从而使得升温后,其温度从点状穿孔可以更容易渗入,从而使得升温更快,其粘性衰减更加迅速,内部更容易发泡彻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易脱离高脱除率发泡胶带。
背景技术
胶带是由基材和胶黏剂两部分组成,通过粘接使两个或多个不相连的物体连接在一起。其表面上涂有一层粘着剂。最早的粘着剂来自动物和植物,在十九世纪,橡胶是粘着剂的主要成份;而现代则广泛应用各种聚合物。粘着剂可以粘住东西,是由于本身的分子和欲连接物品的分子间形成键结,这种键结可以把分子牢牢地黏合在一起。粘着剂的成份,依不同厂牌、不同种类,有各种不同的聚合物。其中发泡胶带是一种特殊粘和胶制成,在常温下具有较好的粘合力,加热到合适的温度后胶面膨胀粘性就市区,用在电子行业中零部件的固定、保护,避免产品在加工工程中的划伤和损害,申请号:CN 201610763090.9虽然公开了易脱离高脱除率发泡胶带,提高了粘性附着力,还可以提高卷曲的规律性,但是该发泡胶带发泡的效果差,导致在升高温度时候,其粘性衰减仍然较慢,而且由于发泡胶带本身的材质问题导致容易发泡胶带在受到外界受到酸碱容易或者水侵害时,抗剥落能力低下,为此,还需要对其进行研发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脱离高脱除率发泡胶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脱离高脱除率发泡胶带,包括胶带基层,还包括在所述胶带基层的上、下面均设置有上胶膜层、下胶膜层,且上胶膜层的上方涂覆有保护层,下胶膜层下方贴合有发泡层,所述发泡层、下胶膜层、胶带基层上的具有矩阵分布的多个相互贯通的点状穿孔;
其中,由于点状穿孔的存在,从而使得升温后,其温度从点状穿孔可以更容易渗入,从而使得升温更快,其粘性衰减更加迅速,内部更容易发泡彻底。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和上胶膜层之间通过凸起点状物热压成型。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和上胶膜层之间还涂抹有粘合剂,且粘合剂各自组份按照质量百分比,聚氨酯: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2:4:4组成。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发泡层的厚度均为2-6mm,所述胶带基的厚度为4-8mm,上胶膜层、下胶膜层的厚度均为0.4-4mm。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按照以下重量份组成:5-7份的纤维素、6-9份的气相缓蚀剂、9-13份的PET聚酯、13-15份的硅油、3-5份的聚丁二烯丙烯酸酯、9-11份的异氰酸酯丙烯酸乙酯、1-6份的丙烯酸、15-17份环氧树脂。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按照以下重量份组成:6份的纤维素、8份的气相缓蚀剂、11份的PET聚酯、14份的硅油、4份的聚丁二烯丙烯酸酯、10份的异氰酸酯丙烯酸乙酯、4份的丙烯酸、16份环氧树脂。
一种易脱离高脱除率发泡胶带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5-7份的纤维素、6-9份的气相缓蚀剂、9-13份的PET聚酯、13-15份的硅油、3-5份的聚丁二烯丙烯酸酯、9-11份的异氰酸酯丙烯酸乙酯、1-6份的丙烯酸、15-17份环氧树脂,先预热温度控制为70-90℃,然后持续通入氮气再均匀搅拌,搅拌速度控制在200转/分钟,得到均匀混合料;
步骤二:将步骤一种得到的混合料使用双螺旋挤出机挤出形成后的保护层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澳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澳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93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