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精确目标定位功能的红外和微光融合夜视仪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79066.7 | 申请日: | 2019-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8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王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晶品特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H04N5/33;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巴晓艳 |
| 地址: | 102299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光 夜视仪 第一位置 目标定位 融合 单独显示 第二位置 红外镜头 红外图像 图像信息 微光镜头 微光图像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位置信息获取单元 采集 测距单元 测距功能 处理单元 获取单元 角度信息 融合处理 图像融合 经度 传感器 俯仰角 航向角 可显示 纬度 测量 图像 海拔 | ||
1.一种具备精确目标定位功能的红外和微光融合夜视仪,所述夜视仪包括夜视仪主体、红外镜头和微光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夜视仪还包括:
测距单元,用于测量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
位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位置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海拔值、经度值和纬度值;
角度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俯仰角和航向角;
图像融合处理单元,设于图像融合处理单元支架上,用于对红外镜头采集的红外图像以及微光镜头采集的微光图像进行融合处理,
显示单元,用于单独显示微光图像或红外图像,或显示红外和微光融合后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和微光融合夜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融合处理单元所具有的微光和红外融合功能,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数字化处理模块:用于对微光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供后期处理;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微光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平滑处理和/或边缘增强,提高图像质量;
像素级配准模块:用于在微光图像和红外图像上进行像素对像素的逐一匹配,保证微光图像和红外图像两者有效信息的完全重合;
融合算法模块:用于通过黑白融合模块或彩色融合模块实现微光图像和红外图像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和微光融合夜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白融合模块具有以下子模块:
黑白融合第一子模块,用于分别对微光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分解得到微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的高频系数和低频系数;
黑白融合第二子模块,用于针对微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的高频系数,采用高频融合规则进行融合;
黑白融合第三子模块,用于针对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的低频系数,采用低频融合规则进行融合;
黑白融合第四子模块,用于进行小波逆变换,得到黑白融合结果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和微光融合夜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融合方案具有以下子模块:
彩色融合第一子模块,用于对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分别进行RGB线性融合;
彩色融合第二子模块,用于参考彩色图像,对RGB线性融合的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进行RGB-YUV空间转换;
彩色融合第三子模块,用于进行YUV-RGB空间转换;
彩色融合第四子模块,用于得到彩色融合结果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和微光融合夜视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夜视仪主体包括前封板、主腔体、后封板,红外镜头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前封板上,角度信息获取单元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所述主腔体的右后侧,位置信息获取单元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所述主腔体的上侧面,图像融合处理单元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图像融合处理单元支架上,所述图像融合处理单元支架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所述后封板上,显示单元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所述后封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和微光融合夜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和微光融合夜视仪还包括:
红外探测器,所述红外探测器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所述红外镜头后端;
微光镜头支架,所述微光镜头支架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所述红外镜头后端,微光镜头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所述微光镜头支架上;
微光探测器,所述微光探测器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所述微光镜头后端;
测距单元支架,所述测距单元支架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所述前封板上,测距单元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所述测距单元支架上;
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所述主腔体的左后侧;
外接航空插头,所述外接航空插头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所述主腔体内;
菜单按键,所述菜单按键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所述主腔体的左侧面;
功能按键,所述功能案件位于主腔体的上侧面,位置信息获取单元的后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和微光融合夜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夜视仪还包括可用于手持的护手带,所述护手带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所述主腔体的左右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晶品特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晶品特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90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