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相剥离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78269.4 | 申请日: | 2019-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4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 发明(设计)人: | 付丽;耿熙;李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32/192 | 分类号: | C01B32/192 |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刘书元 |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石墨 石墨烯 剥离 混合液 种液 制备 环境污染问题 去离子水洗涤 氧化石墨片层 绿色环保 有机溶剂 制备过程 制备周期 传统的 可重复 批量化 油浴锅 氧化物 溶剂 吗啉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相剥离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氧化石墨分散到n‑甲基吗啉‑N‑氧化物中,得到混合液;将所述的氧化石墨混合液至于油浴锅中反应;用大量去离子水洗涤,然后将产物进行冷冻干燥。该方法能有效剥离氧化石墨片层,缩短了制备周期,短时间内可以得到大量石墨烯。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制备过程采用了绿色环保,可重复使用的溶剂代替了传统的有机溶剂,克服了环境污染问题;且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绿色无污染等优点,适合批量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涉及纳米碳材料的制备,尤其涉及一种液相剥离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2004年英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成功分离出石墨烯后,由于其具有独特的sp2杂化轨道组成的六角型蜂巢状二维晶体结构,而在光学、电学、力学和热学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异的特性。石墨烯的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分别为1.1TPa和125GPa;导电性极好;具有极高的热导率,达到5000W m-1·K-1;同时还具有极大的比表面2630m2·g-1。这些优异的性能使石墨烯在新能源、储能、电子器件、复合材料,以及生物医学和国防军事等诸多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现今研究的一个焦点。
石墨烯的制备是开展石墨烯研究与应用的前提。目前,石墨烯常见的制备方法有:机械剥离法、氧化还原法、外延生长法、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电化学剥离法等。其中氧化还原法是目前制备石墨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的氧化物,由于氧化石墨烯含氧官能团增多,使其不仅具有大比表面积,而且具有亲水性,氧化石墨烯成本低廉,原料来源广,可实现石墨烯的大规模制备。目前氧化还原法主要采用肼类还原剂,这种传统有机溶剂对空气和湿度敏感,后续难分离且对环境造成污染。公开号为CN 103482612A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利用Al粉和碱性物质还原氧化石墨烯,克服了肼类还原剂毒性大污染严重的缺点,但加入过量的强碱所生成的石墨烯品质不高,缺陷大,限制了石墨烯的工艺应用。
由于氧化还原法存在的问题,一部分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向液相剥离法,但液相剥离法仍然存在难以找到合适的溶剂以及超声时间长,浓度低等问题。韩国研究人员(J.Mater.Chem.C,2015,3,7105)选用与石墨相似的表面张力和高极性的环保无毒的NMMO作为石墨粉末的剥离溶剂,通过在NMMO溶液中超声处理石墨制成水溶性固态石墨烯粉末,用水稀释,倾析,过滤,离心和干燥。但整个实验过程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石墨烯产量低,限制了石墨烯的工业应用。公开号为CN 105502371 A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的液相剥离制备方法,以芳香族化合物为剥离剂,剥离石墨粉,有效分离了石墨烯片层,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石墨烯,但过程中所选用的芳香族化合物作为剥离溶剂,有毒且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寻找一种原料易得、绿色环保、操作简便、成本低并可获得高产量高质量、稳定的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变得十分迫切。而液相剥离法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本发明选用廉价易得的氧化石墨为原料,选用无毒无害的NMMO作为剥离试剂,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可以重复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相剥离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制作工艺复杂,所用还原剂毒性大,高污染,难分离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相剥离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石墨氧化物超声分散到一定量水中得到石墨氧化物分散液,然后迅速与溶剂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混合,得到两者的混合溶液;
(2)将(1)得到的混合溶液加热并进行机械搅拌,将温度升高,使之充分反应。
(3)反应结束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多次,干燥后得到石墨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82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密度石墨烯泡沫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柔性石墨烯发热膜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