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78039.8 | 申请日: | 2019-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2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兴华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3/08;A61K35/36;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前列腺炎 中药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内服与外用组分,其中,内服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物:制附片12~18份,黄芪24~36份,肉桂24~36份,桂枝8~10份,菟丝子12~18份,淫羊藿12~18份,生姜24~36份,当归10~14份,水蛭4~6份,牛膝10~14份,穿山甲3~5份,莪术10~14份,茯苓12~18份,白术12~18份;外用组分包括:黄柏4~6份,车前子4~6份,泽泻4~6份,白花蛇舌草4~6份,王不留行4~6份,金钱草4~6份,大黄2.5~3.5份,地龙2.5~3.5份,没药1.5~2.5份,乳香1.5~2.5份。该中药组合物内外兼治且疗效显著,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前列腺增生,中医称之为癃闭,是男性特别是高龄(指60岁以上)男性的常见病、高发病。前列腺增生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尿频、尿急、尿无力、排尿等待、尿滴沥、尿路梗阻,尿道涩痛、尿潴留及充溢性尿失禁等。据统计,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到60岁时大于50%,80岁是高达83%。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数量将越来越多。
近年来西医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方面没有大的突破,西医治疗时多倾向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原则,选择综合治疗措施,同时注重心理辅导。常规治疗药物主要有:抗生素针对微生物等病原体感染、受体阻滞剂用于改善排尿异常、抗炎镇痛药用以缓解疼痛不适症状、5-羟色胺受体再摄取抑制剂(SSRI)用以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还有一些激素、植物药、骨骼肌松驰药等,同时也常常配合前列腺的理疗等局部治疗方法。尽管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众多,但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治疗结果不尽如人意,目前尚缺乏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
前列腺增生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阳虚。阳气易损难复,除了随着年龄增长而阳气自然损耗衰变之外,还有诸多因素可以引起阳虚,如:嗜食生冷寒凉;误用苦寒;滥用抗生素;工作烦劳等,还有心情、心性以及自然格局等。在当今社会,阳虚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
中医理论认为:阳气虚肾阳不足,则命门火衰,致使膀胱气化物无权,由于膀胱气化不及,则导致水湿的停滞,水浊潴留和凝聚便可循少阳三焦下注前阴,日久就会导致前列腺的增生、肿大,夹塞尿路,造成小便困难,出现临床上的各种症状,严重的可以闭塞不通,导致癃闭。
肾阳虚衰则肾水寒,寒水浸淫脾土,脾阳就会颓败,脾则湿动寒生,脾土寒湿则脾气不升,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机,脾气不升,则肝气亦不得升,致使肝气抑遏下陷,导致下焦生郁热,土木合邪传于膀胱,则小便不利,出现湿热等症状,甚至癃闭。
肾阳乃温气之源,肾阳不足则寒。血以温升为性,寒则血凝,寒则不能生发肝木,使肝气抑遏下陷而生血瘀。正所谓“阳虚则血凝,气虚则血瘀”,增生的腺体,就是瘀血内结日久而成的。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知道前列腺增生的主要病因就是阳虚,其病机是由于肾阳虚亏,膀胱气化不利,气滞郁结,浊瘀阻塞,湿热结与下焦造成的。针对前列腺增生的病因病机,可以得出前列腺增生的治疗原则:温补元阳,行气活血,通络祛瘀,清热利湿。其膀胱表现出来的湿热,根本原因还在于脾肾只湿寒,在于脾肾之阳不足,此乃发病的基本条件,是病之“本”;前列腺腺体的增生以及膀胱表现出来的湿热症状,是病是“标”。也就是说前列腺增生这种疾病的特点是“本”虚“标”实,“本”寒“标”热,也正是这种特点,给治疗增加了难度。
现在很多中医常常简单地把前列腺增生归到膀胱湿热这个范畴里面,他们只注意到这个疾病的“标”热与实,没有关注到“本”的湿与寒,治疗时用清热利湿的方剂。清热的药物,多为寒凉之品,结果损伤肾阳、脾阳,使“本”更虚更寒。但若只注重“本”的虚寒,忽视“标”的实与热,结果“本”虽有改善,但“标”的实与热非短期能自然恢复,疗效也不够理想。因此,必须标本兼治。然而,是治“标”为主,还是治“本”为主,不同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疗效,但这个度不好把握。此外,治“本”药物多为温热之品,而治“标”药物多为寒凉之品,同一方剂中很难避免寒热药物之间的相互牵扯,这种牵扯最终对治疗的效果带来不确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兴华,未经李兴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80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冻疮药及其泡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