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向日葵盘中同时提取果胶和蛋白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7952.6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2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华霄;谭婧;石晶;白贵林;刘敬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内蒙古康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6 | 分类号: | C08B37/06;C07K1/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向日葵 同时 提取 果胶 蛋白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向日葵盘中同时提取果胶和蛋白质的方法,属于农副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向日葵盘粉碎至100~300目,并控制提取条件,使向日葵盘中果胶提取率可达到10~15%,果胶分子量为7~500kDa,相应的酯化度为45~10%;蛋白质提取率为8~10%,分子量为5~20kDa。同时,本发明技术避免了传统果胶提取技术需要将提取液pH调节至1~2的强酸性,达到不使用酸碱的目的,减少了对生产设备的腐蚀、对环境的污染,并使提取所剩的残渣可生物利用。本发明也不需要在80℃及以上的高温下进行,节省了生产能源消耗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向日葵盘中同时提取果胶和蛋白质的方法,属于农副产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向日葵是大宗的油料作物,去除葵花子之后的葵盘是一种还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的副产品。葵盘含有丰富的果胶质(15~20%)和蛋白类物质(10~15%),其果胶质为天然的低甲氧基果胶,是目前市场上仅有的低甲氧基果胶品种,性质和用途明显区别于柑橘、甜菜等高酯果胶;其蛋白类物质(包括水溶性蛋白、肽及氨基酸)也有降低尿酸水平、治疗痛风的生理功效。
果胶存在于葵盘细胞壁和细胞间层之中,提取果胶质一般需要采用高温(80℃以上)、高酸性提取液(pH<3)和高料液比(1:30~1:50)。在此条件下,葵盘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会被部分水解,从而将混合存在于纤维质中的果胶释放出来,高温加速了果胶溶出,高料水比有利于果胶大分子的溶解。然而在该条件下,虽然能够提取出果胶,但葵盘细胞中的蛋白质将会发生变性,导致蛋白质丧失原有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且高温高酸性会促进蛋白质的酸水解,导致其一级结构降解。另外,提取果胶之后的残渣为强酸性,甚至不适合作为饲料,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工业化、安全简便的,在无酸性溶剂参与的环境下从向日葵盘中同时提取果胶和蛋白质的工艺方法,特别通过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在不引入其他化学助剂的情况下实现高效提取,同时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污染。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从向日葵盘中同时提取果胶和蛋白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向日葵盘直接粉碎至100~300目;
(2)提取:将步骤(1)获得的微粉在溶液中提取,提取温度5~40℃,提取时间为1~3h,过滤,滤液即为果胶提取液;
(3)醇沉:向滤液或其浓缩液中加入无水乙醇,使果胶沉淀,分别收集滤液和沉淀;将沉淀干燥,得到果胶;
(4)回收蛋白质:取步骤(3)醇沉的滤液,真空浓缩去除乙醇后,干燥即得到粗蛋白。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采用超微粉碎将向日葵盘粉碎至100~300目。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采用球磨粉碎机将向日葵盘粉碎至300目及以上,或400目及以上。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采用柠檬酸钠水溶液进行提取。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是按10~40mL溶液/g微粉的比例,向微粉中加入柠檬酸钠水溶液。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柠檬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6~8g/L。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4)在10~60℃下进行真空浓缩。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粉碎:将干燥的向日葵盘直接进行超微粉碎,使粉碎细度为100~300目;
(2)提取:按10~40mL水/g微粉的比例,向微粉中加入水和柠檬酸钠进行提取,提取温度为5~40℃,提取pH为料液自然pH,柠檬酸钠浓度为6~8g/L,过滤,滤液即为果胶提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内蒙古康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南大学;内蒙古康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79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