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碳纳米纸的柔性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7815.2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8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强;汤海龙;卢少微;马克明;张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1/20 | 分类号: | B29C41/20;B29C41/34;B29C41/5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宁佳 |
地址: | 110136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纳米 柔性化 传感器 硅橡胶 裁剪 固化 硅橡胶溶液 纸传感器 制备 浸泡 传感器技术领域 金属传感器 导电性 胶粘剂 固化成型 配比混合 粘接固定 真空成型 制备过程 固化剂 载玻片 模具 团聚 | ||
一种基于碳纳米纸的柔性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步骤为:取碳纳米纸,按模具尺寸裁剪碳纳米纸,将裁剪后碳纳米纸放在载玻片上并固定,使用胶粘剂将裁剪后碳纳米纸与导线粘接固定,进行固化,制得碳纳米纸传感器;其中,所述的固化温度为50~150℃,固化时间为15~30min;将硅橡胶与固化剂按配比混合均匀,配制成硅橡胶溶液;将碳纳米纸传感器浸泡在硅橡胶溶液中,并进行固化成型,制得基于碳纳米纸的柔性化传感器。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采用硅橡胶浸泡碳纳米纸,结合真空成型,能够有效避免团聚,制得柔性化传感器具有良好导电性,并较金属传感器,能够极大减少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碳纳米纸的柔性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航空复合材料结构所经受的环境影响也更加复杂,尤其以变形产生的振动影响十分严重,因此使用传感器实时监测结构的损伤至关重要。自1937年金属传感器问世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常规的金属传感器因其低感测范围及低柔性,使用区域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开发出具有良好柔性和高延展性传感器已成为近年来重要的课题。
目前业内制作的纳米传感器主要以碳纳米管为重要成分,碳纳米管因其具有大范围的大π键及共轭效应显著,使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质,目前一些研究主要将碳纳米管分散于橡胶或树脂中使其均匀的分散于基体中以形成导电网络,然而,碳纳米管巨大的分子间作用力的物理特性使其在聚合物间更趋向于团聚,同时巨大比表面积也会导致基体的成型困难。由于以上的原因限制了柔性传感器的发展。
综上所述,目前的纳米材料传感器由于碳纳米管物理特性及制备工艺存在很大问题。一些研究中,他们将碳纳米管制备成薄膜(即碳纳米纸),与一些基体进行组合,例如聚氨酯海绵或纤维素纸,但它们都有着拉伸特性不好的缺点(纯传感器在相关文献中只有0.5%),因此,在本次发明专利中,我们对所有的基体及成型工艺进行改变以克服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碳纳米纸的柔性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对其制备工艺做了改善以完成对传感器柔性化的目的;碳纳米纸可以说成是碳纳米管的一种组合结构,这种组合避免的碳纳米管团聚带来的性能影响,是由多壁(单壁)碳纳米管之间通过相互之间的范德华力拼接而成的自支撑三维立体结构,因其具有高导电性,在传感器的区域具有良好的使用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碳纳米纸的柔性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碳纳米纸传感器制备:
取碳纳米纸,按模具尺寸裁剪碳纳米纸,将裁剪后碳纳米纸放在载玻片上并固定,使用胶粘剂将裁剪后碳纳米纸与导线粘接固定,进行固化,制得碳纳米纸传感器;其中,所述的固化温度为50~150℃,固化时间为15~30min;
步骤2,碳纳米纸传感器浸泡:
(1)将硅橡胶与固化剂按质量比为(8~10):1,混合均匀,配制成硅橡胶溶液;
(2)将碳纳米纸传感器浸泡在硅橡胶溶液中,形成浸有硅橡胶的传感器,其中,所述的浸泡时间为10~60min;
步骤3,传感器固化成型处理:
将浸有硅橡胶的传感器进行固化成型,制得基于碳纳米纸的柔性化传感器;其中,所述的固化温度为70~180℃,固化时间为1~5h。
所述的步骤1中,碳纳米纸待连接导线位置处裁剪为凸形,以形成连接接头,便于导线缠绕连接固定。
所述的步骤1中,胶粘剂为加热型热固性导电银浆。
所述的步骤1中,导线距裁剪后碳纳米纸两端距离保持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未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7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