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TiO2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077002.3 申请日: 2019-01-27
公开(公告)号: CN109718752B 公开(公告)日: 2021-11-12
发明(设计)人: 马永青;王敏;张贤;钱旎娴;饶瑞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1/18 分类号: B01J21/18;B01J35/00;B01J37/10
代理公司: 合肥辉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5 代理人: 汪守勇
地址: 230601***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石墨 tio base sub
【说明书】:

一种石墨烯/TiO2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复合材料结构中,TiO2呈纳米片形貌,均匀且紧密地在生长于石墨烯上;TiO2的晶格发生畸变,晶格畸变导致TiO2的价带态密度发生变化;实现两相间紧密接触已达到石墨烯与TiO2协同增强效应。利用多元醇的醚化反应生成乙醚和水,为TiO2前驱体水解提供水,致使水解反应缓慢,使得TiO2能在石墨烯上均匀形核与生长,实现相间紧密接触。与在水蒸气中合成的样品相比,在异丙醇蒸汽中合成的样品中TiO2均匀且紧密地在生长于石墨烯上,并非粒子形貌,并且,TiO2的晶格发生畸变,同时伴随着元素化学态和价带态密度变化,进而显著提高光催化降解性能。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石墨烯/TiO2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四方对称的锐钛矿TiO2广泛应用于光催化材料领域,其带隙宽度为Eg~3.2eV。因此,激发电子-空穴对需要光子能量hν≥3.2eV或波长λ387nm,意味着TiO2响应的波长范围在紫外光区域,少于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因此,拓宽它的光谱响应范围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然而,光催化剂性能是由光谱响应范围、光子转换效率、光生载流子有效分离与快速迁移之间的协同效应所决定的。电子-空穴复合的时间间隔大约在10ns~100ns,远快于它们被捕获和转移所需的时间(100ns~1ms),导致大部分载流子在迁移到催化剂表面之前就复合而消失,致使催化降解性能降低。因此,如何抑制载流子复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人员开辟了多种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包括元素掺杂、与窄带隙半导体复合、贵金属或量子点表面修饰、暴露晶面调控、与纳米碳材料复合。其中,将TiO2与石墨烯复合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

石墨烯是碳原子通过sp2键结合在一起排列成蜂窝状的原子片。它具有高热导率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5000W m-1K-1)、非常快速的载流子迁移率(200 000cm2V-1s-1)、非常大的理论比表面积(2630m2g-1),就光催化降解应用而言,人们相信,将石墨烯与TiO2进行复合对于提高光催化性能是很有前景的一个途径,这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1) 增强对污染物分子的吸附能力。例如,亚甲基蓝分子易于吸附到石墨烯表面(π-π共轭)。 (2)拓展了光吸收范围,因为Ti-O-C化学键使吸收边产生红移。(3)抑制光生载流子复合。从TiO2转移到石墨烯的光生电子能够快速迁移走,使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几率降低,有效促进TiO2中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Zhang,H.;Lv,X.J.;Li,Y.M.;Wang,Y.;Li,J.H. P25-Graphene Composite as a High Performance Photocatalyst.ACS Nano 2010,4,380–386] [Zhang,X.Y.;Li,H.P.;Cui,X.L.;Lin,Y.H.Graphene/TiO2nanocomposites: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hydrogen evolution from waterphotocatalytic splitting.J. Mater.Chem.2010,20,2801–2806]。然而,从众多的报道可以看出,石墨烯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仍面临众多复杂的因素。具体来说,对于已知的石墨烯-TiO2复合物,光催化性能依赖于石墨烯的分布、石墨烯表面修饰[Shiyi Cao,TianguiLiu,Yuenhong Tsang,Chuansheng Chen,Role of hydroxylation modification on the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reduced graphene oxide/TiO2hybrids,Applied SurfaceScience 382(2016)225–238.]、TiO2的结晶相(如锐钛矿/ 金红石)、石墨烯与TiO2的质量比和界面,而这些因素又高度依赖于合成方法和条件,因此,文献报道的结果千差万别甚至相互冲突也就不足为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7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