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火炬气的回收利用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74632.5 | 申请日: | 2019-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4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邸建军;郭晓坤;臧瑜鑫;杨佳;高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碧海舟(北京)节能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火炬 回收 利用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油田火炬气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火炬气输送到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得到气态火炬气和液态火炬气;
S2:将所述液态火炬气通过泵输送到储液罐储藏;
S3:将所述气态火炬气输送到膜分离器进行分离,并将经过膜分离器分离后的火炬气输送到吸附分离器;
S4:经过膜分离器分离后的火炬气经吸附分离器分离出CH4,并将CH4输送至燃气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备用;
S5:将燃气发电机组产生的热量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回收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火炬气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3包括:
S31:将所述气态火炬气经过第一压缩机增压;
S32:将增压后的火炬气输送到膜分离器进行分离,并将经过膜分离器分离后的火炬气输送到吸附分离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田火炬气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2包括:
S321:将增压后的火炬气输送到第一膜分离器,分离出C3+及以上组分的渗透气和C1、C2组分的渗余气,同时将C3+及以上组分的渗透气经过第二压缩机压缩转换为液态进入储液罐;
S322:储液罐上部的不凝气体和气态的轻烃进入第二膜分离器,将附着在膜上的轻烃组分吹扫出来,得到吹扫气;
S323:将S321中的C1、C2组分的渗余气和S322中的吹扫气一起输送至吸附分离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田火炬气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321具体过程为:开启第一膜分离器上的阀V1,V2,V6,关闭阀V5,火炬气通过阀V1进入第一膜分离器,分离出C3+及以上组分的渗透气和C1、C2组分的渗余气,所述渗透气压力0.1~1.0MPa,经过阀V6进入第二压缩机,被压缩至1.2~1.6MPa转化为液态进入储液罐;所述渗余气压力0.95~2.9MPa;
所述S322具体过程为:第二膜分离器上的阀V3、V8处于关闭状态,阀V4、V7处于开启状态,储液罐上部的不凝气体和气态的轻烃组分通过阀V7进入第二膜分离器,将附着在膜上的轻烃组分吹扫出来,得到吹扫气;
所述S323具体过程为:所述渗余气通过阀V2和所述吹扫气通过阀V4一起输送至吸附分离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田火炬气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
S41:将S323中的C1、C2组分的渗余气和S322中的吹扫气一起输送至第一吸附分离器,吸附剂吸附C2+轻烃组分,分离出CH4,并将CH4输送至燃气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备用;
S42:储液罐上部的不凝气体和气态的轻烃进入第二吸附分离器,将吸附剂吸附的C2+轻烃组分吹扫出来,同时,将吹扫出的C2+轻烃组分经第二压缩机压缩转换为液态进入储液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碧海舟(北京)节能环保装备有限公司,未经碧海舟(北京)节能环保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46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电池健康状态监测云平台系统
- 下一篇: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基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