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潜固化剂型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4320.4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9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邱岳;王新锋;蔡聿锋;段存业;段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方雨虹防水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8 | 分类号: | C09D175/08;C09D7/61;C09D7/65;C08G18/76;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G18/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130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化 剂型 组分 聚氨酯 防水涂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固化剂型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该潜固化剂型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1)将聚醚多元醇、氯化石蜡、填料混合,然后将混合物在100‑140℃下脱水;2)降温至55‑75℃,向混合物中加入多异氰酸酯,再将温度升高至80‑95℃,反应;3)降温至55‑75℃,反应;4)升温至80‑95℃,反应;5)降温至40‑70℃,加入催化剂,反应;6)加入潜固化剂、稀释剂和消泡剂,反应,降温或保持温度为40‑60℃,得到所述潜固化剂型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本发明的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初始粘度较低、储存后粘度增长缓慢,膜面无针孔和气泡问题,与混凝土或水泥基材的粘接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水涂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潜固化剂型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
背景技术
聚氨酯防水涂料因其良好的整体防水效果、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以及方便的施工性能,在建筑防水领域普遍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相比于需要在施工前预先混合两种组分的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而言,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在施工前无需搅拌,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并且也不存在两种组分比例计量不准确和混合不均匀的风险。因此,在民用和工业建筑领域,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始终是最重要的防水材料之一。
目前市场上的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绝大部分是通过空气中的水分进行交联固化形成具有弹性的致密的防水膜。聚氨酯涂料中的异氰酸酯基团(-NCO)与空气中的水分(H2O)发生交联反应的同时会产生二氧化碳(CO2),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在膜中产生气泡或针孔,从而影响防水膜的物理性能以及防水性。
为了解决气泡和针孔问题,通常做法是在聚氨酯涂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潜固化剂。潜固化剂会以更快的速度与空气中的水分优先反应生成氨基或羟基,生成的氨基或羟基与异氰酸酯基团发生交联固化反应,在此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杜绝了气泡和针孔的生成。但是,随着加入的潜固化剂量的增加,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粘度,特别是储存后的粘度会快速增长,甚至会达到影响涂料正常施工的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对配方中各组分比例进行调整并对生产过程中反应温度和时间进行控制,在潜固化剂使用量不增加的情况下解决涂料气泡和针孔问题,同时具有出人意料好的储存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潜固化剂型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该潜固化剂型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1)将聚醚多元醇、氯化石蜡、填料混合,然后将混合物在100-140℃下脱水;
2)降温至55-75℃,向混合物中加入多异氰酸酯,再将温度升高至80-95℃,进行反应;
3)降温至55-75℃,进行反应;
4)升温至80-95℃,进行反应;
5)降温至40-70℃,加入催化剂,进行反应;
6)加入潜固化剂、稀释剂和消泡剂,进行反应,降温或保持温度为40-60℃,得到所述潜固化剂型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该潜固化剂型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1)将聚醚多元醇、氯化石蜡、填料混合,然后将混合物在110-130℃下脱水3-12h;
2)降温至60-75℃,向混合物中加入多异氰酸酯,再将温度升高至80-95℃,反应165-195min;
3)降温至60-70℃,反应45-75min;
4)升温至80-95℃,反应105-13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方雨虹防水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方雨虹防水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43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