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4146.3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9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芝;潘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晓芝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A63B21/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训练机构 过滤机构 吸嘴 拆装更换 呼吸训练 机壳内部 进出气座 调节板 心内科 呼吸 活性炭过滤网 医疗器械领域 第二壳体 第一壳体 多次使用 减少装置 交叉感染 内部元件 出气 电磁棒 定位座 过滤座 连接杆 侧盖 拆装 进气 检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机壳、调节机构、呼吸机构、训练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机壳一侧连接有呼吸机构,机构另一侧连接有调节机构,且机壳内部连接有训练机构,训练机构下方的机壳内部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杆、调节钮、电磁棒和定位座,所述呼吸机构包括吸嘴和进出气座,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座和活性炭过滤网,所述训练机构包括进气瓶、第一调节板、出气瓶和第二调节板。本发明通过安装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吸嘴、进出气座和侧盖,便于装置的固定拆装,便于装置内部元件的拆装更换和检修,并便于吸嘴的拆装更换,减少装置多次使用时产生的交叉感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常使用呼吸训练装置对医院中进行心肺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以逐步对患者呼吸肌进行训练,促进呼吸肌恢复,达到恢复患者心肺功能的目的。
在申请公布号为CN 104208845 B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呼吸训练装置,所述呼吸训练装置包括吸气训练组件、呼气训练组件、气体引流组件以及呼吸终端,其中吸气浮动部件和呼气浮动部件上分别设有贯穿吸气浮动部件和呼气浮动部件的吸气通气管和呼气通气管,吸气通气管和呼气通气管内部还设有吸气指示浮子和呼气指示浮子,该呼吸训练装置不仅使吸气训练和呼气训练在健康的呼吸环境下同步进行,提高了肺活量,还具有指示肺活量恢复情况的功能。但其存在如下缺点:呼吸训练时,无法根据使用者的呼吸量进行初始呼吸量的设定,无法使得患者在每一次训练过程中,能够充分呼吸完吸气浮动部件和呼气浮动部件内部的空气,无法充分对呼吸肌达到训练,适用性不佳。
在申请公布号为CN 108568063 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呼吸阻挡训练器,包括一U形状软体硅胶材质的吹嘴、所述吹嘴的U形开口端罩在用户嘴巴上,其U形底部端连接一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包括:气缸、设置于所述气缸内的活塞及所述气缸底部的端盖,所述气缸与活塞形成密闭的腔体,所述腔体顶部设有一O型密封圈,所述端盖底部设有用于缓冲的密封垫,在其所述腔体的一侧上下并列设有进气口及排气口,所述进气口设有调节进气量大小的进气调节旋钮,所述排气口设有调节排气量大小的排气调节旋钮。本发明的呼吸阻挡训练器通过排气口设置不同档位来控制用户的吐气时间和速度,有效提高用户心肺功能,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但其存在如下缺点:有些患者在进行呼吸训练时,易产生每次呼吸量不均的情况,当呼吸量不够或呼吸量过度时,易使得腔体内部空气量无法满足需求,此时易使得患者产生缺氧甚至是窒息的情况,无法保证使用者的安全性。
在申请公布号为CN 108853943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人体呼吸训练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吸气箱、呼吸箱和呼气箱,所述呼吸箱的顶部连通有呼吸主管,所述呼吸箱的左侧连通有吸气支管,且呼吸箱的右侧连通有呼气支管,所述吸气支管和呼气支管的内表面之间从左至右均依次固定连接有电磁环和隔板,且隔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阶梯槽,所述第一阶梯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装置的训练强度可以通过电磁环的磁力强度调节,使训练者可以通过不断提高训练难度来锻炼呼吸强度,有效持久,可以长期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呼吸训练器训练效率较低,而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失去锻炼效果的问题。但其存在如下缺点:患者在进行呼吸训练时,无法根据呼气量来确定吸气量,需要电子设备进行逐步调控,无法在进行轻度呼吸或深呼吸时,实时变化呼吸量,无法适用于呼吸量不均的患者。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呼吸训练装置,能有效根据患者的呼吸量调节初始呼吸量,通过呼出气体含量逐步调节吸入气体的含量,避免轻度呼吸或深呼吸时,吸入量不足产生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情况,有效增加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晓芝,未经周晓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41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