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波和复电导率复合隧道预报检波器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4006.6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8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薛翊国;张开;邱道宏;赵莹;柏成浩;苏茂鑫;孔凡猛;李广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G01V3/12;G01V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波 复电 复合 隧道 预报 检波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地震波和复电导率复合隧道预报检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拔膜、套管和传感器杆;
所述拉拔膜包裹在所述的套管的外壁上;拉拔膜为薄层状;
所述套管为空心薄壁圆筒,空心薄壁圆筒的一端设有锚固电极,所述的锚固电极的前端为圆锥状实体结构,尾端为一小段空心薄壁圆筒;所述的传感器杆伸入到锚固电极的尾端固定于所述的套管内;传感器杆的前端设有地震波传感器;所述的锚固电极、地震波传感器均与外界信号接收设备相连;
所述的拉拔膜为导电薄膜;所述的锚固电极前端圆锥状实体结构采用导电性材质,所述的锚固电极尾端空心薄壁圆筒采用绝缘材质;所述的锚固电极前端圆锥状实体结构外壁镀防腐、导电膜;
所述的套管包括第一管节、第二管节和第三管节,所述的第一管节、第二管节和第三管节内外径相同;所述的第一管节与所述的锚固电极尾端采用逆向螺纹连接,所述的第一管节与第二管节、第二管节与第三管节采用顺向螺纹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波和复电导率复合隧道预报检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固电极圆锥状实体结构的底面中心焊接有内部复电导率缆线端头,用来传导复电导率信号;所述的锚固电极尾端空心薄壁圆筒内部离开锚固电极圆锥状实体结构底面一定高度处设有卡座和卡槽以放置和引导传感器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波和复电导率复合隧道预报检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内侧有卡槽对应锚固电极内的卡槽和卡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波和复电导率复合隧道预报检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杆依次分为第一杆节、第二杆节和第三杆节;所述的第一杆节前端封装有所述的地震波传感器,通过内部地震波缆线与外界信号接收设备相连;所述的传感器杆为方形截面杆,与套管内侧壁形成的空隙使内部复电导率缆线穿过并伸出至套管外;所述的第三杆节的尾端有带圆孔的端盖,密封传感器杆内部,并使内部地震波缆线能够于圆孔处伸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震波和复电导率复合隧道预报检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杆为可伸缩结构。
6.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检波器装置进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将套管各组分组合完毕,保证所有螺纹连接紧密且内侧卡槽相互吻合;使内部复电导率缆线于套管内穿过;
2)将拉拔膜套在套管外壁,沾水湿润后挤出套管与薄膜间多余的水分和气泡,保证拉拔膜与套管紧密耦合;
3)在钻孔内侧壁放置锚固剂,将套管深入钻孔底部,使锚固剂与套管和锚固电极充分耦合;
4)展开传感器杆,沿套管内侧卡槽深入套管底部,直至锚固电极卡座处;
5)将传感器杆、锚固电极分别通过内部地震波缆线、内部复电导率缆线与外界信号接收设备连接完好;
6)进行相应的超前地质预报采集操作;
7)采集完毕后,断开传感器杆、锚固电极与外界信号接收设备的连接;用力拉拔套管,若锚固过于紧密,可顺向旋转抛弃锚固电极,拔出其余套管部分;
回收、拆解、清洗并安放好所有装置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40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