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负阻尼磁流变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3500.0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5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危银涛;李雪冰;陈进操;陈文武;李忠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马智能悬架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222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流变 减振器 | ||
1.一种零负阻尼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缸(1),其内部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填充有磁流变液(9);
活塞杆(2),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活塞杆(2)穿设于所述工作缸(1),且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工作腔内,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工作腔外;
活塞(3),固接于所述活塞杆(2)且位于所述磁流变液(9)内,所述活塞(3)与所述工作腔的内壁密封且滑动连接,位于所述活塞(3)两侧的磁流变液(9)通过阻尼通道(31)连通;
励磁线圈(4),用于产生磁场并作用于所述磁流变液(9);
直流电源(5),与所述励磁线圈(4)电连接;
通断器(7),用于控制所述直流电源(5)与所述励磁线圈(4)接通或断开;
所述通断器(7)包括:
滑动子(72),其能够导电且与所述励磁线圈(4)连接;
第一触点(73)和第二触点(74),所述第一触点(73)和所述第二触点(74)相对设置于所述滑动子(72)的两侧且均与所述直流电源(5)连接,所述活塞杆(2)能够带动所述滑动子(72)在所述第一触点(73)和所述第二触点(74)之间移动,且所述滑动子(72)能够与所述第一触点(73)抵接、或者与所述第二触点(74)抵接、或者与所述第一触点(73)和所述第二触点(74)均不接触;
所述活塞杆(2)通过其与所述滑动子(72)之间的静摩擦力带动所述滑动子(72)移动,且当所述滑动子(72)与所述第一触点(73)或所述第二触点(74)抵接时,所述第一触点(73)或所述第二触点(74)能够阻止所述滑动子(72)移动,且所述滑动子(72)能够相对所述活塞杆(2)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负阻尼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器(7)还包括固定座(71),所述固定座(71)内设有容纳腔,所述第一触点(73)和所述第二触点(74)均凸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固定座(71)能够导电且通过导线与所述直流电源(5)连接,所述第一触点(73)和所述第二触点(74)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滑动子(72)的厚度,所述滑动子(72)套设于所述活塞杆(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负阻尼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器(7)还包括绝缘层(75),所述绝缘层(75)包裹于所述固定座(71)的外表面且固接于所述工作缸(1)的上端,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绝缘层(7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负阻尼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73)为调整螺钉,所述调整螺钉螺接于所述固定座(7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负阻尼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内嵌设有导电滑丝(8),所述导电滑丝(8)沿所述活塞杆(2)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导电滑丝(8)分别与所述滑动子(72)和所述励磁线圈(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负阻尼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器(7)还包括耐磨圈(76),所述滑动子(72)上设有安装槽,所述耐磨圈(76)位于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耐磨圈(76)套设于所述活塞杆(2),所述耐磨圈(76)分别贴紧于所述活塞杆(2)和所述滑动子(7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负阻尼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通道(31)设置于所述活塞(3)上,且所述阻尼通道(31)沿所述活塞(3)的轴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负阻尼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线圈(4)封装于所述活塞(3)内部的空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负阻尼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零负阻尼磁流变减振器还包括控制器(6),所述直流电源(5)通过所述控制器(6)与所述励磁线圈(4)连接,所述控制器(6)用于控制所述直流电源(5)输入至所述励磁线圈(4)的电流大小,所述通断器(7)用于控制所述控制器(6)与所述励磁线圈(4)接通或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马智能悬架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科马智能悬架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35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阻尼器
- 下一篇:一种拓扑优化浮筏筏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