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明导电膜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73351.8 | 申请日: | 2019-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2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迪奥应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B32B15/04 |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王少强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保护层 透明导电介质 金属导电层 透明导电膜 保护层 钼合金 导电特性 生产要求 透明基材 稀土单质 稀土合金 银合金膜 电阻率 耐腐蚀 铜合金 银合金 刻蚀 三层 银铝 金属 引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导电膜,其中包括透明基材,第一透明导电介质保护层,第一金属保护层,金属导电层,第二金属保护层及第二透明导电介质保护层。当中的金属保护层为钼、钼合金、稀土单质或者稀土合金,金属导电层为银铝铜合金。本发明除了提升银合金膜的耐腐蚀特性外,还因三层金属共同降低了电阻率,提升了银合金的导电特性。特别的由于没有引入特殊元素,沿用了行业里惯用的钼及钼合金,在刻蚀方面无需特殊工艺即可满足生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具体涉及一种透明导电膜。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柔性穿戴用品、太阳能电池、电致变色、3D曲面显示、TFT-LCD和OLED等向大型化,对于低成本的低电阻、高透过率的透明导电的要求日益严格,ITO已经不能满足于基本的柔性基材需求,于是延伸出一系列的低电阻、高透过率的可供人们选择的对象,比如:Metal Mesh、纳米银线、碳纳米管及石墨烯,然而当中只有Metal Mesh、纳米银线发展较为成熟,也是目前能够替代ITO的主要材料。可是Metal Mesh制备过程复杂,价格昂贵,性价比不高;而纳米银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产生短路,造成次品。
在实施当中,很多文献专利揭示使用ITO叠堆银结构来降低面电阻,且为了降低使用的ITO膜透明导电体的电阻,相应的增加了ITO膜的厚度,或者通过热退火(thermalannealing)来进行ITO膜的结晶化。但是,如果将ITO膜实施厚膜化则透过率降低。另外,在高温条件下对薄膜基材实施热退火处理通常很困难。因此,在设置于薄膜基材上的ITO膜的情况下,处于难以既维持高透过率又降低电阻的状况。
又因氧化锌基透明导电膜相对于ITO透过率对基片温度的敏感性低于ITO,可以在低温下沉积高透过率的透明导电膜,且沉积速率高,溅射功率低,特别适合于柔性基材,并且Al、In、Ga、Ge、Zr、Mo、B、Sc等掺杂的氧化锌基导电薄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导电膜,除提升银合金膜的耐腐蚀特性外,还因三层金属共同降低了电阻率,提升了银合金的导电特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透明导电膜,如图1所示,包括由下往上层叠设置的透明基材10,第一透明导电介质保护层20和/或第一金属保护层30,金属导电层40,第二金属保护层50和/或第二透明导电介质保护层60。
其中,透明基材10,主要是具有可挠折性的有机树脂薄膜,有机树脂薄膜主要为具有一定透过性的,如PC、PET、PEN、PMMA、COP等。
金属导电层40为银铝铜三元合金层,其比例为:铜在银中添加量0.2-5wt%,铝在银中添加量0.2-5wt%,余量为银,所述金属导电层的厚度在1-12纳米之间。
第一金属保护层30和第二金属保护层50,分别由钼、钼合金、稀土单质、稀土合金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其厚度在0.5-5纳米之间。
所述钼合金主要为钼铌、钼钽、钼钨、钼铜、钼铬、钼钕、钼锆、钼铪、钼钛及钼钒合金,所述稀土合金为Y、La、Ce、Fr、Nd、Sm、Eu、Gd、Tb、Dy、Ho、Er、Tm、Yb、Lu中至少一种或者两种以上合金。
第一透明导电介质保护层20及第二透明导电介质保护层60是导电介质,主要是导电氧化物,分别由AZO、GZO、YZO、BZO的至少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或者由V、Cr、Co、In的至少一种掺杂在AZO、GZO、YZO、BZO中的至少一种中组成,其厚度在5-100纳米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除了提升银合金膜的耐腐蚀特性外,还因三层金属共同降低了电阻率,提升了银合金的导电特性。特别的由于没有引入特殊元素,沿用了行业里惯用的钼及钼合金,在刻蚀方面无需特殊工艺即可满足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迪奥应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迪奥应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33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80级易剥型玻璃丝包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运动器械线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