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安全带监督控制的客车座椅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2327.2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4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翁建生;张森皓;金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2/48 | 分类号: | B60R22/4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安全带 监督 控制 客车 座椅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安全带监督控制的客车座椅及其控制方法,客车座椅包含座椅本体、转角传感器、卷收器传感器、插扣传感器、电动插销、紧急按钮、调节模块、锁止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提示灯;座椅本体包含底座、靠背、第一转轴、第一扭转弹簧和安全带;调节模块包含拉杆、第二转轴、拉杆轴承、第二扭转弹簧、调节板、调节板轴承和固定板;锁止模块包含锁止杆、电磁铁和复位弹簧;控制模块分别和转角传感器、卷收器传感器、插扣传感器、电动插销、紧急按钮、电磁铁、电源模块、提示灯电气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易于安装,诱导乘客自觉佩戴安全带,可实现乘坐舒适感和安全性的同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被动安全的安全带保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安全带监督控制的客车座椅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和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跻身世界前列。客车与公交车已成为我国公路客运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是客车中乘客较多、质量和体积较大,质心较高,所以相较于中小型汽车,其稳定性较差且一旦发生碰撞会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安全带是减少伤害的重要被动保护措施,将在事故中减小二次碰撞的伤害。但因为佩戴安全带会降低乘坐舒适性,所以乘客往往不会自觉佩戴安全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已出现许多且种类繁多的安全带提醒装置。如沈志官发明的“一种检测客车状态的安全带报警装置及实现方法”(申请号 201810463177.3),其通过对客车的行驶状态来判断是否需要通过语音报警方式提醒乘客佩戴安全带,避免在不必要的情况下报警,对乘客造成烦恼。但该装置在提醒未佩戴安全带乘客时还会影响到周围乘客,对乘坐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且无法有效保证乘客通过提醒可以自觉佩戴安全带,乘客可通过插扣作弊器避免提醒装置。
李坤等发明的“一种应用于安全带提醒装置的控制系统”(申请号201711059620),该发明通过压力传感器判断座椅上是否有乘客来避免误报警,同时通过无线传递模块将车内乘客安全带佩戴情况呈现在司机的显示屏上,通过司机和蜂鸣器提醒乘客佩戴安全带。但是该发明结构复杂,安装困难,同时没有考虑插扣作弊器,使得乘客可通过插扣作弊器逃避报警装置,且在司机的屏幕上显示佩戴情况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对车辆行驶安全造成影响。
李仲兴等人发明的“一种新型安全带提醒专制”(申请号 201310162615.5),该发明通过卷收器传感器和插扣开关判断乘客是否佩戴安全带,避免乘客使用插扣作弊器逃避报警系统。但是,该发明的报警方式为蜂鸣器报警,容易对周围的乘客造成困扰。
汤方杰发明的“一种客车座椅靠背调节机构”(申请号 201110096281.1),该发明设计了一种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可通过座椅旁的拉杆解锁调节机构,通过乘客的后仰改变座椅靠背的角度。但是,该发明没有考虑乘客起身时,座椅弹回时对乘客可能造成的伤害,具有一定的安全问题且结构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大。
刘阳和尤百明发明的“一种客车用座椅”(申请号 200910181712.7),该发明设计了一款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通过拉杆、弹簧和调节器等使乘客可自行调整靠背角度,满足乘客对舒适性的要求,同时设计了座椅位置调节机构,满足乘客更多的需求。但是,该发明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
综上所述,当前安全带提醒和监督装置主要通过语音报警和司机提醒来提示乘客佩戴安全带,但这些方式使乘客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不能有效确保使乘客自觉佩戴安全带,且会影响乘坐环境及安全驾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客车安全带提醒装置中,结构复杂、影响乘坐环境舒适性、不能促进乘客主动佩戴安全带和提防插口作弊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带监督控制的客车座椅及其控制方法,结构简单、可在不影响其他乘客的乘坐环境的情况下,促使乘客自觉佩戴安全带;设计了一种座椅调节装置,防止靠背复位对乘客造成伤害。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23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座椅安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带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