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盲孔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72107.X | 申请日: | 2019-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0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志;巨浩;王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迈信林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B29/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徐洋洋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深盲孔 中心刀杆 精加工 预留 防震刀杆 打孔 精车 深盲孔加工 被加工件 待加工孔 刀具选择 加工刀具 加工余量 中心加工 粗镗孔 加工孔 孔中心 钻头 刀杆 孔深 内孔 外圆 刀具 轮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盲孔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刀具选择:选择一把过中心刀杆和一把普通防震刀杆作为加工刀具,所述过中心刀杆能够过中心加工且刀杆外圆的直径大于待加工孔的孔径的一半;S2.打孔:使用钻头在被加工件上打孔,接着粗镗孔,孔底预留3mm的加工余量,孔径预留0.1mm的精车余量;S3.孔底加工:使用上述两把刀具分三次轮换加工孔底,每次加工时首先用过中心刀杆从能加工的最大范围加工至孔中心,接着再用普通防震刀杆加工其余的部分至孔径;每次加工总深1mm深;直至加工至孔深要求,预留精车余量0.06mm;S4.精加工:依次精加工内孔,精加工孔底,即完成深盲孔加工。本发明的深盲孔的加工方法,解决了深盲孔的孔底加工时易振刀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盲孔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技工技术中,深盲孔加工始终是一大技术难点,此类技术一直备受关注。对于普通孔的加工方法,需要几道加工工序。一般先钻孔,再扩孔、镗孔,精度要求高或粗糙度要求低时,还需要进行铰孔和磨孔,通过这些加工手段都可以达到需要的要求。但是,对于深盲孔的加工很难用这些加工手段达到要求。
在深盲孔加工中,由于其孔深较深,孔径较小,长径比大,造成加工难度较大。在选用刀具时,由于很少加工如此大长径比的零件,采用一般的镗刀进行加工,发现这样的方法根本无法加工;并且由于镗刀杆太长,刚性会很差,在加工时会出现严重的振刀和让刀现象,造成零件内孔尺寸以及粗糙度无法满足要求,加工无法进行下去,给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在加工深盲孔时,孔底过中心的刀具的长度与刀杆直径可高达12倍以上,加工孔底极容易发生振刀现象,难度较大。为避免这种振刀现象的发生,故选用的刀具和加工方法是不能按正常方法去选用。
目前,现在技术在加工深盲孔时,在刀具选用上基本都会选用价格超贵的名牌防震刀杆,即便如此,孔底也不可能达到防震效果;或者定制特殊和非标的防震刀杆,这种非标的刀杆价格比标准防震刀杆更要昂贵,增加开销,而且定制周期较长,耽误生产进程。
因此,这类零件内孔在此情况下,迫切需要在现有的加工条件下找到一种解决深盲孔加工的方法,来保证该零件的顺利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深盲孔的加工方法,解决了深盲孔的孔底加工时易振刀的难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盲孔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刀具选择:选择一把过中心刀杆和一把普通防震刀杆作为加工刀具,所述过中心刀杆能够过中心加工且刀杆外圆的直径大于待加工孔的孔径的一半;
S2.打孔:使用钻头在被加工件上打孔,接着粗镗孔,孔底预留3mm的加工余量,孔径预留0.1mm的精车余量;
S3.孔底加工:使用步骤S1中选择的两把刀具分三次轮换加工孔底,每次加工时首先用过中心刀杆从能加工的最大范围加工至孔中心,接着再用普通防震刀杆加工其余的部分至孔径;每次加工总深1mm深;直至加工至孔深要求,预留精车余量0.06mm;
S4.精加工:依次精加工内孔,精加工孔底,即完成深盲孔加工。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过中心刀杆,其刀尖位于刀杆外圆以内,且靠近刀杆的中心部位。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钻头为U钻。
进一步地,步骤S3中,主轴转速n=300~320r/min,进给量f=0.15~0.18mm/r,单刀切深为0.1~0.12mm。
进一步地,步骤S3中,主轴转速n=300r/min,进给量f=0.15mm/r,单刀切深为0.1mm。
进一步地,所述深盲孔的孔深为220mm,孔径为37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迈信林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迈信林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21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