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水分离装置及油水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1101.0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7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任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C02F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覃婧婵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 分离 装置 方法 | ||
公开了油水分离装置及油水分离方法,油水分离装置,其包括入口段、破乳段、分离段和静置段:入口段包括输入含油废水的入口和用于过滤含油废水的过滤网;破乳段连通所述入口段以承接入口段过滤后的粗滤废水,破乳筛位于破乳段末端以破乳处理粗滤废水中乳化油生成破乳废水;分离段经由所述破乳筛连通所述破乳段以承接破乳废水,第一电极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第二容纳腔低于或高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第二电极设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连接电源以在其间生成电场,绝缘纳米多孔层第一端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且接触所述第一电极,其第二端容纳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且接触所述第二电极,浸在水中的绝缘纳米多孔层包括多个纳米尺寸的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及油水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行业、餐饮食品以及纺织行业的开采、运输以及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或泄露大量的含油废水。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约有400万吨石油泄露或排入海洋环境。石油的泄露、含油废水的不加处理排放不仅浪费了资源,更破坏了环境。故此,对含油废水进行简单高效的油水分离具有重要意义。
油在水中的存在形式按照油滴粒径大小分为,浮油(>100μm)、分散油(10-100μm)、乳化油(0.1-1μm)、溶解油(<0.1μm)等。其中,浮油与分散油处理较易,乳化油与溶解油在水中存在稳定,需采用特殊方式进行分离。而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重力分离法、粗颗粒法、气浮法、絮凝法、电化学法、生物处理法、吸附法、膜分离法以及磁分离法。
其中重力分离、空气浮选法工艺成熟、处理量大、成本低廉、但分离效果一般、且分离速度较慢、设备占地面积较大;粗颗粒法、絮凝法、膜分离法分离效果较好、设备简单,但设备易堵塞、故障率和成本较高;生物处理法、吸附法、磁分离法分离效率高、但基建费高、进口要求高、分离介质重复利用率低。电化学法分离效率高、方法简单,然耗电量大,对导电材料要求高。
根据以上列举分离方法的优劣,本专利提出了一种原理不同于以上所述所有分离方式的油水分离器,具有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分离速度快,成本低廉的特点。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在本国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分离速度快,成本低廉的油水分离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
入口段,其包括输入含油废水的入口和用于过滤含油废水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布置于所述入口末端;
破乳段,其连通所述入口段以承接入口段过滤后的粗滤废水,其中,破乳筛位于破乳段末端以破乳处理粗滤废水中乳化油生成破乳废水;
分离段,其经由所述破乳筛连通所述破乳段以承接破乳废水,所述分离段包括,
第一容纳腔,第一电极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
第二容纳腔,其低于或高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第二电极设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连接电源以在其间生成电场,
绝缘纳米多孔层,其第一端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且接触所述第一电极,其第二端容纳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且接触所述第二电极,浸在水中的绝缘纳米多孔层包括多个纳米尺寸的孔;
静置段,其连通所述分离段以承接由绝缘纳米多孔层分离的水。
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中,所述破乳筛在入口段朝向静置水段方向上的孔隙尺寸逐渐递减。
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中,所述分离段在绝缘纳米多孔层较低的一端的更低的位置处设有排油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1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